几个月前,其外出游猎不慎撞到了头,昏迷不醒,醒来后却仿佛开窍了,武道修为一日千里。
这些资料,都来自这名前来送信的书童。
按照他的话,是少爷反复叮嘱,要他瞒着家里人外出送信的,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季平安要去接老兄弟,当然要带上这个书童,一路上接触下来,性格怯懦的书童对这两位“钦天监”的高人也留下了刻板印象:
那个穿青色袍子,道士打扮的很是温和,有一股读书人的感觉,但比他见过的所有读书人气质都更缥缈,神秘。
至于整日背着书箱的大侠,总是面无表情,很凶的样子,让他有点怕怕的。
“没事个屁,你都冻成这样了。”
神皇骂骂咧咧,他统兵半辈子,对于书童这种一副怯懦生态的后生,看着就来气。
书童委屈巴巴,不敢吭声。
季平安笑了笑,忽地屈指一弹,道:
“越往北,秋意越浓,天也越冷,正常。”
书童忽然只觉体内一股暖流流转周身,小腹处仿佛出现一座火炉,瞬间浑身燥热,周身舒泰,不禁感激而惊叹地看向季平安。
深感“仙法”的奇妙。
“多谢仙师,”他先道了谢,然后才有些纳闷道:
“不过今年的秋天感觉格外的冷,咱们北陵虽然不如余杭暖和,但终归也不算太往北,还没彻底进中州呢,往年没这么凉的,今年不知怎么了。许是地煞犯了。”
“地煞?”神皇疑惑询问。
书童忙解释道:
“就是地里的煞气,是咱们北陵这边民间的老话。据说几百年前,就是西边的妖怪和咱们打的时候,这边曾经是一片古战场,死了好些厉害的仙人,还有妖怪,山间鬼怪也更多。
在一些特殊月份,还有年份,地里的尸骨煞气会钻出地面来,周边各种神神鬼鬼的事情就更多,我们这管这叫地煞。”
季平安并不意外。
关于这段历史,他也算是亲历者。
当年妖族一度打到中原腹地,钱塘的水灾是最浩大的一次灭城之战。
但死的主要还是普通的人族。若说修士死伤多的,则是发生在北陵的一次战役。
彼时以“道盟”为首的人族修士与妖族强者厮杀,打碎法宝,死伤强者无数。
这也是“北陵”这个地名的来源,便是后来人们打扫战场,将这里称为“人与妖的陵墓”。
不过所谓“地煞”就纯粹是民间杜撰了。
在季平安看来,其实就是天地灵素的扰动聚集。
北陵死了那么多强者,影响了周围风水,便成了灵素周期循环的一片独特的“能量场”。
如今天地复苏,北陵这边灵素扰动剧烈,从而影响了气候,也不意外。
不过书童口中的“鬼怪”倒非虚假。
大抵还是昔年众多湮灭的残魂汇聚的缘故,导致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死后的神魂消散速度会更慢。
“唔,难道干扰道经传讯的,就是这片区域么?”季平安忽然有所明悟。
神皇的注意点则在另外一块:“鬼怪多?官府不管么?”
书童叹了口气,说道:
“道门的仙师老爷轻易都不出县城的,除非是大事,才会露面,至于咱们乡间偶尔一些鬼祟,还是要靠断背山上的高人出手。”
“你说什么山?”季平安愣了下。
书童纳闷道:
“断背山啊,是咱们这的一座有高人居住的山头,上面有个三江阁,说是‘阁’,其实是一个门派,山上有一株可大的大柳树,冬天都还绿着,这三江阁里有一些仙师,便会时常下山铲除鬼祟,在我们这边很有名。”
大柳树……是它啊……季平安想起了什么。
久远记忆中的一些东西翻腾,心中感慨:
当年那株小柳树,已经发展出了个门派了么……
神皇对这些倒没啥感觉。
在他看来,这所谓的三江阁,无非是当地的一些很小的、不起眼的修行门派。
与五大宗门这种庞然大物截然相反的存在。
身为神皇,关注不到的小势力。
“咦,你们有没有觉得,周围越来越黑?”
忽然,神皇疑惑道,“好像起雾了。”
只见,山道上不知何时,弥漫出淡淡的雾气,将周遭的景物都仿佛罩上了一层脏兮兮的滤镜。
“不好,是雾妖。”青衣书童忽然想起来什么,脸色一变,抻长脖子看到前头有一座破庙,忙道:
“快些,咱们先进庙躲躲。”
说着,这小书童径直朝着破庙飞奔,季平安和神皇虽疑惑,但还是跟了上去。
很快,三人便进入破庙,发现这里废弃已久,但地上却并不算脏乱,有明显的清扫痕迹。
还有一些柴禾树枝堆在角落,似乎时常有来往的人歇脚。
青衣书童大口喘息,扭头看向庙外,发现只是这短短的功夫,雾气就明显浓郁了一层。
他连忙走到柴禾旁,想要生火。
季平安看的有趣,正要询问,忽然耳廓一动,扭头望向庙外,只见雾气中奔来三匹马。
马上三人。
两男一女,其中一位男子穿儒衫、戴儒冠,背着书箱,似乎是个读书人。
……
错字先更后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