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邓浩楠令户部迅速拨款,购置所需救灾物资,并命令地方受灾州县迅速统计人员伤亡和损失。
早朝散后,邓浩楠将工部尚书温体仁招到御书房候旨。
“不知皇上招微臣来有何吩咐”
温体仁见邓浩楠眉宇紧蹙,老半天没说话,只好先问。
邓浩楠定了定神儿,说道:“朕本来打算在江河上多多修建水坝,在全国各地兴修水利以解决干旱和洪涝之灾,然而近日朕才知道,这凌汛根本防不住,若是修建水坝,岂不是更糟?”
温体仁点点头,道:“皇上所言甚是不过,微臣认为,凌汛能够造成灾害,基本上都集中在黄河下游地区。上游即使凌汛,但周围人烟稀少,破坏性不大。下游从河南开始,人口集中,一旦决堤,伤亡损失不可避免。因此微臣不建议在黄河上修造水坝。”
邓浩楠点点头,道:“也就是说,其他河流修造水坝没有什么问题了?”
“正是这样”温体仁回答道:“皇上兴修水利,这肯定是利国利民的,最少也是利大于弊,得大于失。只需要避开经常发生凌汛的河流即可”
邓浩楠想想也是,他差一点就因为这次凌汛问题而放弃在全国大兴水利工程了。现在看来,只要不在大江大河上,以及凌汛频发的河流上大兴水利就无妨。
只是这黄河三五年就来一次决堤,着实让人头疼。
“朕有一个想法”
“皇上请讲”
邓浩楠想了想,说道:“朕想把黄河两岸五十里内的百姓全部迁走,将那里设置为河道管辖区,禁止耕种采伐。然后在黄河两岸大面积种植树木,这样就能够改善黄河的汛情”
自从上次黄河决堤后,邓浩楠就曾经提出过这个想法。只不过当时没人懂得邓浩楠的想法,加上当时财政无法支撑大规模的迁徙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因此最后放弃了。
如今,帝国财政足够支撑大规模迁徙黄河两岸的老百姓,虽然温体仁依然不懂河边种树有什么用,但温体仁知道一点,那就是老百姓白迁走了,即使再发洪水也造不出多大的影响。
“微臣认为此事可行”温体仁说道:“五十里太少了,不如延长到百里如何?帝国现在的海外殖民地需要大量的人口移民过去,而且北方上千万国土人烟稀少,那么大的富饶地区,如果长时间无人戍守,恐让游牧民族壮大,威胁帝国安全,女真就是前车之鉴”
邓浩楠点点头,虽然他们二人的出发点和观点都不同,但最后的目的和结果却是一样。
“迁徙一百里”
邓浩楠想了想,在黄河两岸一百里内大规模植树,人口全部迁走,这或许是修理这个地上河的最好方法。
对于黄河,邓浩楠深知她的威力。地上河,除非年年加高加宽,否则早晚都得决堤。与其那样,不如就把老百姓迁走,反正帝国现在沃土万里,老百姓不愁没地方安置。
想到这里,邓浩楠说道:“那就正好趁着这次黄河决堤的机会,通知黄河沿岸一百里内的州县官员,让他们大肆宣扬黄河还要决堤的消息,然后劝说老百姓迁徙或者移民。一切费用都从户部支出”
“皇上圣明”
温体仁领命离开,于是中华大地上,一场浩浩荡荡的移民治黄工程开始。随着黄河沿岸州县陆续接到朝廷通知,百姓们知道是他们最最尊敬的皇帝发话了,因此不疑有他,纷纷举家迁徙到其他州县或者移民海外。
反正是政府花钱,加上神武大帝的信誉,老百姓们虽然不怎么舍得故乡,但还是服从帝国政府的安排,毕竟黄河还要“决堤”,他们还得顾及性命才是。
[奉献]
< 更新更快 就在笔趣网 www.biqu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