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三卷 囚徒 第六十一章 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中)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在这个年代,纸可是稀罕物,一点不比帛、绢便宜,价格可能还更高。考生们在感叹朝廷的科举考试就是不一般的同时,也对考卷内容产生了一丝兴趣。

可惜,在没有正式宣布考试前他们不能翻阅考卷,考卷的第一页除了大汉帝国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字样和侧缝上预留的书写姓名、籍贯的位置就什么都没有。

等了一会,待考官复查完毕,鼓声敲响,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正式开始。

徐庶翻开考卷的第一页,第一道题目出现在他的眼中: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果然是术数!”

徐庶的数学知识水平颇高,在鹿门山几乎与那两个变态不相上下,他心底一喜,但旋即想起之前在看榜时听到的声音,连忙告诉自己不要小看天下之人。

他随便心算了两下便计算出答案,但依然在多给的几张草稿纸上验算了一遍,才执笔在试卷的题目后面写下答案,翻卷看向下一题。

会试要持续四个时辰,一共二十道题,一题一卷,也就是二十卷。考试期间考生不准喝水、进食,更不准入厕。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点小困难如果都克服不了怎么出头。这和后世那种一考就三天三夜的科举比起来一点也不困难。

二十道题一共有六道数学题,其中最简单的就是鸡兔同笼,剩余五道题涉及军事、工程、农业、水力乃至赈济灾荒,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如果这六道题全部答对,即便后面十四题全都不会,王垕肯定也会给出特例算其通过会试。

只可惜,虽然汉代士人比较重视全面发展,但专精术数者总还是少数,除了徐庶、法正、孟达等少数几人,并没有多少考生能将六道数学题全部答对。

数学题之后的十三道题目一部分是经史子集,还有一些底层官员的常见问题,甚至还有一题考的就是《论语》原文。换言之这十三题考的就是考生的基础文法和基本常识,虽然也不是很容易,但总比前面六道数学题要简单多了,至少不至于没有一点头目。

当然,如果考生连《论语》这种需要背诵原文的书目都没有学过,那来参加考试真的就只是在凑热闹了。

法正自然不会被这些简单的问题难住,不过一个时辰便答完前十九题,他翻到最后一张卷子,最后一题终于显露出来,题目很简单:

举茂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何解?

最后这题正是王垕夹带的私货。整张试卷前十九题,王垕只出了数学的六题,其余十三题都是大儒郑玄之徒国渊所出。王垕这么谦让就是为了将最后一题确定为这首流传甚广的小诗,他要看一看来参加科举的这些士人对于旧的察举制的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