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公唐清安的奠文一出。
除了祭奠那自杀卫国的官员的内容,还明确指出,金江军是遵循皇命,吊民伐罪,安定地方,各地不应该抵抗。
在山东。
随着奠文,还有七十多名官员坐船抵达登来,奔赴各地。
以及终于调转完毕,让他们还带着大量的粮食,合计十余万石玉米,番薯,稻米,咸鱼干等。
官员们召集当地的大户,严令大户不得屯粮,粮商不得抬价,双管齐下,加上从金州运来的粮食,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山东日益飞涨的粮价压了下来。
人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但人心是存在的。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金江镇的做法,先是保障了百姓们的生活,又派了大量的实干官员组织了地方。
所需要的条件,皆做了充分的准备。
山东全境。
波澜不惊之间,纳入了金江镇的统治。
而唐清安的奠文,不但没有激起其余官员们的抵抗,反而让各地朝廷的官员,放弃了准备。
“天要变了。”
“天命所归,非人力难抗,我等愧对皇上啊。”
“唐清安积蓄二十载,厚积薄发,这份定力,实非常人也。”
山东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
金江镇官员二把手,右支使顾道初,抵达济南府,开始重新组建官府。
“原来的官员,保持旧职,三个月后大考,根据治理功绩而论去留高低。”
一步一步。
金江镇蚕食山东,最后直接昭示野心,自行考核官员。
而大势已去。
就算有人心里不满,也做不出反抗。
比起流民军在河南的形势,金江镇的底蕴,实在是太丰厚,明眼人都知道。
这天下,终将落入保国公。
不日。
孔家族长亲自渡船去金州,拜见保国公,以保住门楣。
……
从城武进入山东。
只三百余里的路程,就能抵达开封府。
而开封与山东有黄河相隔。
所以流民军的势力,并没有跃过黄河,进入山东境内,控制力反而只在停留在黄河西边的兰阳,仪封等城。
借黄河的地利,几城拱卫开封。
说明了龙在前心里有对金江军的顾忌,可是连黄河对岸,同样属于河南境内的边地小县都没有控制。
也说明了虽然有顾忌,但是顾忌不多。
只能表明金江镇的准备的太充分。
大大的发扬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之兵法精髓。
在流民军稳固河南的时候,金江军只派出小部队,站稳海边蓬来城而已。
既掩饰了金江军的动向,也为金江军主力铺平道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靠着在蓬来堆积的大量粮草,金江军大军刚渡海,就能迅速出击。
当朱秀抵达山东境内的小宋集,搜集船只准备渡黄河的时候,开封守将才从仪封得知紧急军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