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月中旬,林东峻最忙碌的就是电影《房间》的后期制作了。
北影厂的剪辑室内,林东峻、杜媛、丁胜等人正在讨论某些情节。
翻来覆去看了看这段情节,林东峻最后还是道:“杜老师,这段还是有点拖沓,看来还是要剪掉!”
这段情节是刘欣和刘安在房间里的日常互动情节,之前已经有过类似情节了。
“好,那就先剪掉!”杜媛最终也点头同意。
这部电影是标准的文艺片,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母子二人之间的感情以及逃脱牢笼的心理历程,所以不用像商业片那样太注重视觉体验而加强节奏,不过有些情节也不能太拖沓,所以要把握好这个节奏就很重要了。
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参映长片报名截止时间为三月中旬,所以过年之后林东峻的工作重点就在《房间》的后期制作上了。
满打满算只有四十多天的时间,容不得林东峻马虎。而且之后的寄送拷贝都需要时间,整体上时间还比较紧张。
后世的寄送环节稍微简单点,后期制作完成直接网上上传电子版影片就成,能省不少时间……
所以,这部片子的剪辑并不像以往那样先让杜媛团队根据素材剪出一个粗剪版本,之后林东峻参与进来进行初剪、精剪什么的,而是林东峻从一开始就全程参与了进来。
因为脑海中有原片参照的缘故,有林东峻的参与,这个进程很快,不过将近十天时间,长达250分钟的初剪版本就已经定下来了。
现在他们已经在进行精剪环节。
看着杜媛滑动鼠标进行操作,林东峻不由点了点头。
这次剪辑非常迅速的缘故还有机器方面的加成。
去年后半年,国内终于引进了数字中间片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将电影的胶片进行“胶转磁”,生成“数字中间片”。
转换成数码格式的中间片之后,电影素材可以在电脑中可进行多次剪辑、特效、调色、配音、配乐、字母混合等后期工作。
效率提高了不少。
毕竟之前老式的剪辑方式只能在由底板冲洗的工作样片上进行剪辑,又是胶水又是剪刀,劳神费力不说,工作效率还低。
不过制作“数字中间片”也不便宜,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支出对很多500万以下的小成本电影来说并不划算,这也是这种技术在国内还不普及的原因之一。
毕竟这几年国内的片子,投资能超过500万就已经算大项目了。
不过再过几年,随着数字摄影机的兴起,拍出来的镜头直接就是数码格式,拍摄的镜头剪辑师当天晚上就能够完成初剪,工作效率就更高了。
当然对很多爱好胶片拍摄的导演来说,“数字中间片”依然非常实用。
对林东峻来说,成本什么的都是小问题,所有在电影的胶片冲洗出来之后,就早早开始制作数字中间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