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直都是用各种方式控制着这些看似要脱离的藩国。
朱高炽心情不是特别愉快,因为哪怕燕王藩国看起来发展不错,从大明带来的诸多先进的技艺、工匠,看起来也可以有着一定的心理优势。不过那些,始终也只是和东瀛蛮夷相比。
朱高炽和朱孟烷,他们现在不只是两个藩国的世子,更是大明的宗室子弟,这也使得他们的身份看起来也是有那么一些敏感的。
就像这一次他们的仪仗,让不少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们颇为苦恼。
如果按照藩国使者的仪仗,这简直就是直接将燕王和楚王开除宗籍。到那时候,说不定就要被太上皇和皇帝责怪,落得一个挑拨天家亲情的罪名了。
只是如果按照亲王世子的仪仗来,这显然也不太行。因为朱高炽和朱孟烷来到应天府,这也是带来了国书,这是海外藩国来请求朝廷册封,这自然不是什么小事情了。
尤其是对于很多文人来说,外国来朝这样的事情,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盛事,绝对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这也是国力的体现。
所以这件事情对于不少官员来说,也是有些左右为难的,他们实际上也不敢轻易的作出决断,还是需要英示皇帝做出决断,这样才可以让很多官员不犯什么错误。
英示皇帝的决断也很简单,朱高炽和朱孟烷虽然是藩国使者,但是现在大明还没有给他们正式册封。
最重要的是就算他们开国了、册封了,依然是大明的宗室,自然也就是要按照大明的宗室待遇来了,这是‘原则问题’。
还算庞大的队伍在朝着应天府不断靠近,朱高炽的心情也越来越复杂了。因为他是在应天府长大的,他在这里也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随着两位亲王世子越来越靠近应天府,他们也慢慢的看到了远处的庞大的队伍,旌旗招展不说,那些将士们一个个的看起来也都是无比的武威强壮。
就在朱高炽和朱孟烷准备开始加快速度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股烟尘,一队人马快速的靠近。
当先的是身穿亲王冠冕的朱允熥,这也是大明朝的亲王。只比朱高炽小三个月,但是要比朱孟烷大四岁。
“王兄。”朱允熥坐在马背上拱了拱手,说道,“太子殿下出城十里,只是咱也莫要急着过去,慢慢走就是。王兄和王弟,先沐浴更衣吧,换上朝服、整理仪仗。”
朱高炽自然是连忙领命,因为从东瀛到釜山,从釜山到天津卫,这一路走来也确实舟车劳顿。从天津一路陆路走到应天府,也算得上是风尘仆仆的,哪怕此前稍微做了一些休整,只是大家也都是有些歪歪斜斜了,有些狼狈。
虽然这是一路在赶路,但是对于这些王孙贵族来说,他们也不需要担心一些事情。
尤其是这些人到底是要入朝的,很多的时候大家也都是要准备的周全一点。比如说什么朝服等等,肯定也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可不能马虎大意。
朱允熥心情不错,在朱高炽净面的时候,他问道,“王兄,咱此前听说东瀛女子颇为温顺。这一趟过来,也没说给皇兄进贡几个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