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煐看着严震直,表情比较认真,“朕听闻工部学院培养诸多船匠,尚且不足?”
严震直连忙抓住机会,开始倒苦水了,“起奏陛下,朝廷虽有龙江船厂,在苏州、松江、镇江等地也皆有船厂。只是朝廷水师战船缺口尚大,新船不足......”
郁新按捺不住了,急忙说道,“严尚书,本官尚且知道天津、广州尚有船厂。除官署衙门工匠外,尚招揽民间船匠诸多,依然不足?”
提到了自己的专业,严震直自然也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底气。而郁新说的那些,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依然不会影响严震直继续倒苦水,甚至他还可以进一步的去倒苦水。
严震直赶紧说道,“郁尚书,朝廷虽多有船厂,只是大洋之上,寻常船只难以航行不说,稍有风浪就有翻覆之险。大洋之上,只有大船方能安稳。”
这么说实际上稍微有点夸张,但是也基本上符合事实,欺负一些不太懂的人也没有什么问题。
严震直这个时候继续说道,“早些年朝廷水师多是小船,只能在大江、大湖行驶。朝廷水师通南洋,不知多少船工葬身大洋。近些年朝廷虽多造大船,然每年依然有大船翻覆。”
千万不要小看大自然的威力,很多人所谓的喜欢大海,实际上喜欢的是阳光沙滩。真的要是到了茫茫大海上,他们就要开始害怕、畏惧了,面对数米高的巨浪,再大的船看起来也只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片树叶。
严震直这个时候继续诉苦说道,“船队每年往返东瀛运送白银,釜山三卫等地粮草等辎重也需大船。南洋船队尚需诸多大船,方能运回粮食、香料。朝廷虽有船只数千,尚且不足。”
数千条船,实际上这还是大明水师的船只,还不包括一些宗室、勋贵的船队。
朱允煐这个时候忍不住了,说道,“严尚书言过其实了,昔日皇爷爷征讨陈友谅,俘获大船无数。先舳舻侯朱寿、先恩国公张赫于朕账下效力,尚且能用小船开辟海运航道,押运粮草至辽东等地。”
这一下严震直有有话要说了,他底气十足,“起奏陛下,先恩国公诸人功劳甚大,开辟海运航道更是功大。只是海运航道,多是近岸航行,与通南洋需入大洋腹地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下朱允煐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因为他知道严震直说的这些基本上也是事实。
当初张赫等人从天津等地押运粮草去辽东等地,这确实是海运,不过很多的时候也都是贴着海岸线航行。这和在穿过大洋,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
严震直这时候也继续说道,“陛下,朝廷现在需要大量海船,虽说福广之地也在建船厂,只是尚需一些时日。眼下朝廷船厂即使大力造船,缺口反而越来越大。”
这说起来好像是非常反常的事情,甚至有那么一点难以理解,但是这就是事实。
朝廷的船厂在努力的造船,很多人看到的是不断的有新船交付,船厂看起来也确确实实是热火朝天的一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