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着高谷举荐的人,一下子就被郕王殿下准了,再想想自己刚刚两番的提议都被否决,陈循心中不由得有几分沮丧。
所谓侍从之臣,显赫是显赫的,但是同时也受限于此。
就如现在一般,君上想要倚重的时候,自是听之任之,但是君上若要疏远,也便只能乖乖的立在一旁当泥塑雕像,没有什么法子。
朱祁钰没有见过后世的那位伟人,不然的话,他一定会对他老人家的至理名言表示深刻理解。
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官场,说穿了无非就是各个势力的角斗场,哪怕是再小的一个派系当中,也会有利益之争。
内阁自从接手了票拟之权后,在朝廷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原本风平浪静的两个内阁大臣,自然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如今内阁是以陈循为主,但是高谷便真的甘心吗?
朱祁钰心里清楚,那是肯定不会的,原先的时候,是因为内阁根基于翰林院,而陈循一直把持着翰林院,所以高谷才对他亦步亦趋。
但是这不代表高谷自己没有野心,身在官场,谁又能逃脱的了名利枷锁的束缚呢?
不说别的,前世的时候,待京师之危一解,这二人便开始明争暗斗,争相举荐自己的人。
王文就是那个时候,高谷所举荐出来的,现如今朱祁钰只是把这个进程提前了而已
定下了巡边大臣的人选,朱祁钰又道:“刚刚礼部议定登基大典的日子,距离如今也不远了,大典之后,经筵之制便可恢复,关于知经筵事,不知二位先生可有人选?”
有明一代,对于经筵制度十分重视。
所谓经筵,实际上就是皇帝或太子和大臣在一起,讲经论史,兼谈国家大事,一是为了增进学问,二也是为了君臣之间取得更统一的政治方向,并非简简单单的读书而已,更多的是以读书为名,以治实务。
通常来说,皇帝自戌时起,卯时上朝,早朝过后便是经筵,直至中午方歇,午后用于处理朝政。
陈循和高谷对视了一眼,郕王要恢复经筵,这很正常,但是
“殿下,经筵本为翰林院执掌,天子在时,由英国公张辅老大人知经筵事,如今英国公殁于土木,照例该归于翰林学士。”
说话的是高谷。
要知道,所谓知经筵事,不同于官职,它是个差遣,没有俸禄可拿,但是象征意义却很强。
经筵日讲是除了早朝之外,朝臣接触皇帝最频繁的场合,负责经筵事务的官员,自然也必定是深受皇帝倚重之人。
由于它是个差遣,就给了皇帝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只要官职不算太低,就都能兼任。
之前天子在时,为表对勋戚的信重,一直将经筵事务交给英国公张辅来负责。
但是实际上,如高谷所说,这件事情本该是由翰林院负责,毕竟讲学的人,都是从翰林院选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