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医,会议室。
四位国医大师,七位全国名中医,十几位历届sc省十大名中医,此刻都汇聚一堂。
在座的中医,随便一个出去坐诊,都至少是专家门诊,大部分人甚至是特级门诊,号都很难挂到的那种,且价格相当高。
成中医鲜少有会议能把他们全都召集在一起,更别说是因为一个学生的项目了。
尽管这是季红阳的学生,不少人也多有非议。
就算你季红阳再牛,也不能因为一个大学生的小项目,把我们这些人拉来给你助阵啊。
这像话吗?
当然,职场人的体面就是心里虽然不爽,但脸上却不会表现出来,甚至见面后还会笑脸相迎。
“就在昨天,季教授把他学生的中医创新项目发给我看了,看完之后我是久久无法平静,后来季教授提出说想请全院的临床中医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这个项目对成中医,不,应该说对中医界都是非常重要的,失败了无所谓,可要是成了,那成中医在老四所的地位,就得变一变了。”
“呵呵,之所以没有提前把项目给大家看,是因为咱们暂时还不能把所有内容全部透露出去,今天跟常院长请大家过来,一是看看这个创新项目有没有什么漏洞,二就是参与到项目中,大家各自分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项目的理论构建阶段。”
哦?
听完罗校长的讲话,大家开始好奇起来。
究竟是什么项目能够让他说出这样的话。
成了可以改变成中医的地位?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罗校长抬了抬手,一旁的秘书打开电视,接着便将电脑上的ppt连通。
由于需要给众多医生介绍这个项目,季红阳便让刘春平三人帮着杨鑫,将那一万多字的方案全部转化成了更为直观的图文ppt。
“这个项目的名字叫做中医馆 ‘病——证——方——加减’标准化诊疗模式,以小型医疗机构来规范中医标准化诊疗,从而确保中医最基础的疗效……”
“……”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模式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构建一个‘病——证——方——加减’的诊疗大数据模型,只要能把这个大数据模型给研究出来,水平一般的中医也能够看一些普通的疾病,同时还能够筛选出疑难杂症,省去高水平医生的时间,更好的将患者分流……”
“……”
“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兜底,一旦大数据模型出来后,任何中医按照这个模型去看病,疗效便不再取决于医生的个人水平,而是大数据模型的水平,再搭配患者服药反馈机制,进入临床后,还可根据患者的反馈对大数据模型进行调整……”
“……”
“这个项目若是能落地,便可以解决成中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储备大量的中医后备力量,若是能够形成规模,呵呵,各位都是中医界的老前辈了,应该知道它的价值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