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没了夏军的围困后,张玄所部又重出山林,盘踞拉嵴山一带。
逃过一劫的张玄眼见夏军大势已去,转而迎来了更加难对付的金军。
张玄在仔细考虑后,拒绝了下属提议东进的意见,转而退守拉嵴山中坐视局势发展。
等到三月十二日,金军已经占据西宁以西所有河湟地区,河湟西部一带除了金军外,就只剩下张玄义军唯一一个敌对势力了。
】
当然说敌对势力也不全对,义军对金军来说算不上朋友也算不上敌人,何去何从皆在义军一念之间。
所以当金军稳定局势后,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义军身上,进而事情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如果义军敌视金军,那金军自然少不了与其做过一场。
如果义军可放弃独立自主性,接受金军的收编,那自然就可免去一场刀兵。
所以最终的选择不在金军而在义军,到底是接收金军的收编还是继续保持独立王国,这便是义军要考虑的大事。
张玄的心思其实不言而喻,张玄不管在之前还是现在,一直是敌视金军的。
虽然当初迫于形势没有追究李维凉自做主张联系金军的事情,可如今摆脱了危机,张玄的心思又重新活络了起来。
张玄虽没明说,可意思已经摆在脸上,以抗金而自立门户!
与张玄的抗金主张不同,刚刚回到义军的李维凉就主张接受金军收编。
除了张玄与李维凉二人的不同意见外,义军内部还有一种不抗金而继续保持自立的想法。
这个想法也是义军内部最主流最多的想法。
如果说没与夏军打仗之前义军还有与实力不匹配的野心的话。
可与夏军几次战役过后,义军狼狈的战绩,也让义军收了不该有的心。
区区几千夏军就如此难对付,这次面对比夏军还厉害,号称有十万之众的金军,义军大部分人都提不起抵抗的心思。
看清楚了形势,觉得抗金毫无胜算的义军内部,对张玄的抗金主张并没有多大支持。
已经过了热血沸腾的日子,遭受过社会毒打的义军中下层现在很现实。
如果能保持独立自主自然最好,如果不能,接受金军收编也不是不成,可唯独抗金是最下的下策了。
义军大部分人的不支持,让张玄颇为恼怒无奈。
张玄讨厌金军想要举起抗金大旗,可下面人的百般阻挠阴阳怪气,让张玄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大家的意见。
对张玄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弥和内部分歧,尤其刚回来的李维凉。
这李维凉自打从金营回来,就像被金军灌了**汤一样,逢人便说金军的好。
尤其是这段时间,李维凉拉拢一众人与他作对,更是想要说服大家跟他一起接受金军的收编。
可以说因为李张二人的政见不同,导致二人从以往的亲密无间逐渐形同陌路。
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二人因重重矛盾而关系越走越远。
二人的感情也在逐渐消散,关系变得越来越澹,没了亲密更多了几分疏远。
在李维凉看来张玄变了,为了他自己心中的喜恶,以及抗金大义的名头变得自私自利起来。
现在更是不顾现实问题,想要拉着全体义军兄弟为他心中的个人喜恶而陪葬。
张玄的所做作为是李维凉所不能容忍的,在李维凉看来,大家造反是为了自己以及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如今眼看着河湟好不容易就要趋于和平,没了贪官污吏没了夏军的残忍暴虐,百姓安安稳稳过日子岂不是更好。
并且义军兄弟投靠金军也可以有个好的出路。
若随了张玄的意思,战端一开百姓生灵涂炭,义军也是十死无生!
最后的结果除了全了张玄一人的名誉之外,对义军对百姓都没有好处。
二人的矛盾最终也因为政见不同导致二人友情散尽,逐渐走向两条不相同的路线。
就在义军内部矛盾重重之际,与此同时金军则在稳定河湟西部之后,决定派出使者对义军先礼后兵。
三月十四日,随着金军使者携带收编条件的到来,也让李张二人的矛盾最终一触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