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484章 把控舆论

第484章 把控舆论

“呜呜——”

似乎是朱高煦在庙堂的呵斥起了作用,接下来的几日里,弹劾吴高的人数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来到洪熙四年岁末,两京铁路最终修抵应天府江浦站。

两京铁路的通车毫无疑问代表着南北沟通的进一步加深,这是除京杭大运河外,第二条能沟通南北的快速通道。

不过相较于京杭大运河的水运,铁路的速度比其快了三倍不止,所节省下来的时间成本更多。

尽管当前的火车票价并非一般百姓能负担得起,但对于商贾们来说,南北商品快速流通带来的利润更为丰厚。

例如布匹,原来从江南与北平做一次生意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跑一趟运河能赚取三百贯。

现在改运河为铁路后,江南与北平做一次生意,来回只需要十天时间,能赚取二百贯。

单趟的利润下降了,但总体的利润却提高了。

原本一年能赚三千六百贯,现在能赚七千二百贯。

黄福说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朱高煦闻言颔首道:

“元宵过后,漠北、京津、四川、中原四条铁路同时开工。”

“传旨意,国债正月十六兑换债券及利息,同时停止铁路债券的发行。”

只是不等户部稍微喘口气,洪熙五年的到来也意味着他们的负担将更为沉重。

郭资将大明的财政情况全盘而出,由于大明的国债是三年制,而今也刚好发行三年时间,所以连本带利需要偿还一百三十八万贯。

北方的牛羊煤炭能快速运抵江南,南方的粮食布匹则是快速送抵北方,两者商品相互往来,进一步加深了南北沟通。

在这种环境下,《大明报》上也出现了一篇专门写了土地投资的文章。

“臣领旨……”

随着散朝,大明每季度刊发一次的《大明报》也开始八百里加急送往地方。

大明二千四百家银行,从未有一天像今日这般热闹。

“在此之前购买的,依旧按照三年连本带利兑换债券的政策兑换。”

看着那些兑换本金和利息的人,许多人懊悔不已,痛恨自己的短视,也痛恨朝廷突然停止国债的发行。

对此,郭资和朱高煦都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下一盘棋。

习惯性看报纸的百姓得知今日开始结清第一批的国债本金及利息,并且停止发行铁路国债后,许多手中有闲钱的百姓纷纷前往了银行看起热闹来。

“臣领命。”

“去岁,朝廷行政支出二千八百五十万贯,六军都督府军饷及军费支出一千九百六十七万贯,政策铁路上支出六百二十万贯,合计五千二百四十九万余贯。”

不过在此之前,这国债的利息还得调整才行,不然百姓大量买入会导致朝廷支付不起这5%的高利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6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