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开了冰冻的北国,也吹动了应天朝廷的不满。全\本\小\说\网眼看四月将近,在与朱棣的笔墨官司中没有讨到便宜的朝廷,连发三道圣旨催促在德州猫了一冬的李景隆进军北平。帝制斧钺、旌旗、玺书,赐予李景隆,命其“专征伐。”可是朱允的恩宠打了水漂,奉旨太监通过长江时,船被一阵狂风打翻。一时间人心惶惶,认为此乃天惩朝廷。可是朱允不为所动,再制了一副,执拗地派人去赠予李景隆。
李景隆接到这些恩宠,真是进退两难。经过一冬天的整补,李景隆又拥有了四十万大军,加上真定城平安的十万人马,足足五十万大军做好了作战准备。
如今他已是戴罪立功之身,面对朝廷的催促,只得数度与平安约定一起进兵。在得到平安的回信之后,李景隆终于磨磨蹭蹭到四月初五,才率领兵马出了德州,朝北平进发。
与此同时,朱棣的使节穿过层层封锁,带着信件叩响了辽王府的大门,此人名叫廖义,乃燕王府的照磨。当门子知道来人身份之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赶忙进府禀报杨荣,杨荣也非常吃惊,他先命人将廖义带到偏厅等候,马上找朱植禀报。
朱植莫明其妙问道:“四哥什么意思呢,难道要跟我讲和吗?如果是叙叙兄弟之情,我的朱字可以倒着写了。你看要不要把信拿来看看?了解一下四哥要搞什么名堂?”
杨荣沉吟一下道:“臣以为,燕王写这样的信跟目前地形势有关。根据南线谍报,朝廷一个劲鼓动李景隆进军。他也许担心殿下此时进关,让他腹背受敌。”
朱植感到很纳闷:“就算他担心我入关,也不应该使用这样的方法。难道他真的觉得与我还有价钱可讲吗?或者他真的认为我会接受他地价钱吗?如果是讲价钱,我看都不用看,他肯定是说什么他日事成之后,和我平分天下之类的。呵呵。”
杨荣也笑了道:“这招对宁王有用。可对殿下是无论如何都没用的。臣想燕王不会不知道这点。那么他这样的做法惟一地可能就是做间,让朝廷和殿下互相猜忌。”
朱植道:“那就奇怪了,难道他就那么肯定这个事能让朝廷知道?”
杨荣道:“呵呵,这有何难,只要殿下处理不当,他随便派人到京城吹点风就足以让朝廷知道了.朱植点头,这个自己倒真没想到,对啊,多么简单的事,想害你那还不容易。他又道:“那不如直接把信封存,把来人抓着送往京城,让朝廷发落好了。我并不想跟四哥有什么瓜葛。”
杨荣道:“如此甚好。只是臣还有一个想法,可让殿下发笔小财。”
朱植道:“什么想法?”
杨荣道:“前日。郭大人送来了今年的财政预算,看起来真是触目惊心,光军饷就要一百三十万两银子。全部支出加到一起足足有二百七十万两银子,目前辽东各项收入不过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加上朝廷的五十万两银子,今年还有四十万两银子的缺口。眼下机会来了,殿下可以找朝廷要钱了。”
朱植不解道:“此时我们把人押往朝廷,朝廷不怪罪就不错了,哪里还奢望要到钱?”
杨荣坏坏地一笑:“殿下,你说说,朝廷现在最怕什么,最倚重的是什么?”
朱植道:“你是说,朝廷最怕四哥和我联合?最倚重辽东兵力牵制北平?”
杨荣道:“对,正是如此。我想黄、齐等人做梦都害怕燕辽合流。所以殿下一方面可以将燕王使者和信笺原封不动地送往应天,另一方面上表跟朝廷诉苦,说辽东经济压力如何如何大,需要更多的朝廷粮饷。诉苦也好,威胁也好,实际就是透露一个意思,想要辽东尽心尽力帮助朝廷讨逆,那就拿钱来。有了燕王的作为在前,朝廷一定会掂量轻重,我看这钱可以轻松地要来。”
杨荣说得有理,现在朝廷形势紧张,未必敢对自己如何。朱植转念一想又问:“前段时间晋王和代王都被招回京城了,咱们这么做如果让朝廷恼怒,派人宣我进京又该如何是好?”
杨荣哈哈大笑:“殿下,多虑了,朝廷该招回任何一个王爷也不敢招回殿下。上回殿下斩杀杨文,朝廷一个屁都没敢放一个。由此臣已经试出了朝廷的深浅,他们就是欺软怕硬。晋王代王皆无能之辈,朝廷岂敢指望他们可与燕王抗衡?殿下不同,您的武功是天下皆知地。山海关、沙河两战,是燕王靖难以来,惟一两次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