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卷总结及请假

但范宁终究不是莫扎特,也不具备网文主角常见天赋模板之一的“赤子之心”,他写出的欢快音乐中仍然时不时夹杂着各种死亡的意象、恐惧的情绪和诡异的象征符号。

也不知道罗伊之后真的听到这首曲子后会作何感想。

“每個离开尘世的人都在欢歌”,这句卷首语初听起来,氛围似乎有点超脱或神圣,但仔细感受起来是违和的、割裂的、经不起细细推敲的。

把调查失常区的剧情放到这一卷来搭配音乐展现,并引入一些精神病一样的密教组织和反派人物,也就再合适不过了。

对了,第一次真正自己动笔写书之后,我逐渐发现剧情的设计并不是靠作者“硬想”出来的,而是取决于你一开始的构思和目的是否明确。比如这里,既然是想要描述一段“秩序逐步崩坏”的过程,必然要以严谨的秩序作为开始,所以剧情必然要放在宗教气氛浓郁的西大陆,范宁必然要去扮演一名古板的神父——这些答案都是可以稳定递推出来的。

神父就要有神父的样子,尤其是这位古板的“拉瓦锡”,除了外貌气质外,他的一言一行都要有据可循,台词跟着我这个“现代网文作者”的意识走,肯定会显得不够用心,如果简简单单因为“露了两手、装了两逼”就跻身教会高层,也无法说服读者。

所以大家看到的拉瓦锡无时无刻不在装逼。别人装逼需要搞大新闻,他不一样,在别人眼里他吃饭喝水说话都是装逼。

虽说这卷开篇要写宗教氛围,但也不能太过说教严肃,那样就太传统文学了,恰好范宁只是个“假货”,在座各位实不相瞒以上都是我装的......氛围有了,读者乐子也不少,不至于那么枯燥。

拉瓦锡的台词几乎全部出自《圣经》及相关教典、手册的改编或仿写,要想在这种严格的程式下还能吻合剧情,的确很费时间打磨。别说写了,你自己光是通读一遍教典的时间,别的作者都能多更几章出来了......

真的要这么写吗?我犹豫了很久,但后来毅然决然地选择,写!而且贯穿整个西大陆!

现在回过头想,如果拉瓦锡的台词就正常按照网文那么写,会怎样?

我觉得仍然是对得起读者订阅的起点币的,甚至更新还能快点。

但是我不知道这个角色的塑造效果会打多少折扣,站在事后的角度,应该会有少部分人感到惋惜(只有事后的角度才存在比较的可能),当然也会有很多不喜欢这种说话方式的读者,觉得还是正常写好,速度多少快一点,阅读也更轻松点。

总之......当初说了第三卷和第四卷的写作都有较强的实验性质,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了,前者是梦境剧情、以乐章命名章节,后者是神父的台词、以及失常区的设定。

连续作死了近一百万字,嗯。

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被称为马勒的“魔号三部曲”,因为音乐的标题性都极强(第四部比前面要弱,但在同时期仍是极强),且频繁出现《少年的魔号》的素材和意象。

这部民俗诗集到处充斥着对**、爱情、离别、黑夜、死亡、天国的描述,曾让马勒这个悲观主义者深深沉迷其中。他的亲传弟子布鲁诺·瓦尔特评价“当马勒读到《少年的魔号》的时候,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根。”

但似乎是为了与前一阶段的人生作个彻底诀别,在写完“第四”之后他就摆脱了《少年的魔号》的创作影响,进入了标题性偏弱的纯器乐的艺术生涯中期。

失常区的经历是个分水岭。

其实从第四卷的剧情开始,以往“乐章逐一分节 经历得到启示 拾取创作灵感 完成演出破局”的结构就被我有意开始弱化了,而随着标题性的减弱,到了五、六、七的纯器乐交响曲阶段,叙事方式将会和以前有更大不同。

第五卷的卷名为“新月”,范宁将回归北大陆的那座蒸汽工业城市,重新掌舵旧日交响乐团,拿回他一直想要拿回的那些东西。

当然,每一个凝视过失常区的人,宿运都将受到嫁接和影响,潜伏在神秘侧阴影中的事物也将逐渐露出更恐怖的端倪......

但总体而言,第五卷的氛围基调会更加偏向网文常规的“爽”感,回归本来就是一件人生得意之事,作为原型的马勒《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也是“从抑到扬”的大胜结局,在这里会有一些大家期待已久的、喜闻乐见的剧情出现......

预告片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个感言章节标题中的“总结及请假”纯粹是顺手复制的之前的卷末总结,现在每次更新中间间隔的天数本来就得是“请假”了(我错了,下次还敢)(准备逃)......

不过请各位可以永远放心后续行文的质量,前四卷的完成度可作参考,我只要一有空就会码字的,希望接下来的空余时间能更多点。

我们“新月”卷见。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