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半市值,则是甲骨文、赛富时这些以B端业务为主的企业撑起来的。
而在中国,叫得出名字的B端企业,一家都没有。
天策科技如果能深耕B端服务,五年十年后肯定是有一番作为的。”
“我们算是杂而不精,营销获客系统,大数据风控系统,征信,资金端、资产端……什么都在做,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最合适的B端路径。”
张益达说的也是实话,天策科技不能死守着金融领域,什么时候打造出一套各行业都能通用的系统出来,那真的就有了长成参天大树的根基了。
“这需要时间的沉淀,一步步来吧!”
袁征先安慰了张益达一句,又说:
“过去近二十年,中国互联网企业都是在模式上创新,主要体现在C端服务上面。
而B端,则是底层技术的创新。我看阿狸、企鹅、桦为都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
另外,中美两国商业周期是不一样的。
美国商业周期长,企业所有能用来搞竞争,搞发展的东西都用完了。那就只能在内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等方面想办法。
说白了就是美国的企业在过去这些年率先遇到了市场红利枯竭的状态。
因为遇到市场红利枯竭,它就要寻求自己的效率成本和创新,所以对各种新式的,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各种工具开始产生兴趣。
而中国企业不一样。过去二十年,中国企业的发展特别容易,靠市场红利驱动就能发展,就能赚钱,所以他们对于新工具、新方法的采用意愿特别特别低。
在央视打两个广告,搞搞营销,产品就卖出去了。
这个时候,谁会花大心思去搞技术创新?采购提高效率的B端服务软件。
当中国企业市场红利不在的时候,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时候,B端崛起的时机就到了。”
果然是老司机,分析问题一针见血,张益达不断点头表示认同。
当存量市场消化完毕,国内的企业要么精耕细作,要么出海,去拓展新市场。
……
“儿子,你那个什么益民金融公司上市啦?听说市值超过了70亿美元?”
张庆华在电话里又惊又喜问道。
“不叫益民金融,叫益民网金,市值也没那么高了,有所回落,目前市值在60亿美元。”
张益达这才想起来,好像公司上市忘记给爸妈说一声了。
“你在里面有多少股份啊?要不要卖一些出去,落地为安最稳妥啊!”
张庆华总感觉不靠谱,一家成立时间还不足两年的公司就有60亿美元市值,泡沫太大了。
“还有40%多,现在还卖不了,有180天禁售期。
你就别操心了,我自有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