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过了一年,到了大业四年,隋炀帝派遣了文林郎裴清出使倭国。
隋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清度百济,行至竹岛,南望罗国,经都斯麻国,乃在大海中。又东至一支国,又至竹斯国,又东至秦王国,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经十余国,达于海岸。自竹斯国以东,皆附庸于倭。倭王遣小德阿辈台,从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
说是他从百济出发,向东行驶,像是到了一个叫做竹岛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日韩争论的竹岛),然后就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小国家,甚至有一个叫做秦王国的国家,当地的人跟中土的人长的一模一样,裴清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到了传说中的夷洲,却一直弄不清这一件事,然后他又经过了十几个国家,这才到了倭国的地盘,倭国的地盘是在一个叫做竹斯国以东的地方。
从这一段内容里面可以看到,当时的倭国其实不算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是由附庸国组成的,国家面积其实不算太大,大概在如今的日本西部一带。
而九州岛这里的国家,其实是竹斯国,这个国家的势力范围在今天九州岛的福冈县南部和西部一带,向东是丰日别(丰国),向南是建日向日丰久士比泥别(肥国)和建日别(熊曾国)。
而竹斯国是倭国的附庸国,所以岛上每年也要承担向对马岛派遣军队的任务,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罗成他们会在海滩上遇到那支军队只有五百人的原因。
竹斯国不算很大,人口大概只有十万多户,大概七十多万的人口,比其他的丰国、肥国和熊曾国都要大一些,军队的人数也最多,实力最强,算是倭国附庸国里面实力比较强大的一支了。
裴清出使倭国的这件事情罗成不知道,秦琼也不知道,所以对什么竹斯国、丰国和肥国都是在济州岛上跟倭国人贸易之后才知道的。
而他们知道竹斯国这边的粮食比较多,而且人口也比起其他的地方要稍稍的密集一些,所以这一次出兵才瞄准了这里,就是想要从这里劫掠粮食和人口。
竹斯国的军队不经打,这座不知名的小城其实叫做西筑城,日后改名叫做筑城,虽然规模入不了隋军的法眼,但是在竹斯国内,甚至是在整个九州岛上,这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了。
前面说过,倭国的社会发展其实是很缓慢的,从中国古代的商周时代发现岛上有人居住之后,倭国人一直到隋朝时期才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在这之前,他们都过的是茹毛饮血的日子,而给他们带来了文明的却是秦军的一支,也就是隋朝使者裴清所见到的那个秦王国,这就是秦亡了之后,一直溃退到倭国这边的秦朝人,他们人数不多,但是保持了中原的文化,使用的文字都是秦朝的小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