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达沃城
没有休息两天,郑国辉便又忙碌了起来,参与到新的城市建设热潮中去。
掐指算一下
占领达沃城至今已近一月,各地源源不断送来的土著苦役犯总数超过4万,而且还在增加。
乡镇彻底实施了“腾龙换鸟”政策,多余的劳动力就被挤兑到城市来,而这正是推行大规模基建的良机,各种拟定中的建设随之展开。
达沃向北至塔古姆镇计划修建2级城乡道路,最终连接到哈姆达山谷。
该工程被称为“北方公路”,第一期工程总长78.2公里,沿途新建桥梁57座,一下子就用去了八个多苦力。
平均到每公里城乡道路,约一百名劳动力。
当然了
这么多劳动力并非全用于修筑道路,沿途仅采石场就设置了4座,石灰窑7座,用于生产高标准道路所需石粉,碎石子,砌筑桥梁和里程碑所需的条石,石灰等大宗物资。
同样计划中的道路大工程,还有“海湾大道”,沿达沃城向东和向西延伸,就像珍珠串一般,将沿海平原重要的城镇全都连接在一起。
这条“海湾大道”路线更长,计划中的一期工程就超过了130公里,远景规划约340余公里,几乎把达沃平原沿海地区全部囊括在内。
也包括如今还未开发地区,需要2~3年时间逐渐建成。
在达沃城的周边
新建起的砖窑已经达到20多座,木材烘干窑12座,石灰窑和土法炼铁、炼铜的高炉若干,开始较大规模的生产。
从哈姆达山谷和其他地方运输而来的条石,碎石,石粉,采摘的各种热带水果,生产的新鲜蔬菜瓜果等等,络绎不绝的通过船舶运输而来。
这令达沃城中的市面,很快变得繁华起来。
这几天
郑国辉在城中视察,按照大量的原有茅草房,窝棚和私搭乱建的土房通通被夷平,已经规划出“井”字形城市干道的雏形。
明显能看到,一些刚拆掉的土著建筑还没有清理干净,但已经画上了石灰线。
与原有的石灰线相比,城市干道宽度又扩展了不少,达到三十六米的标准。
郑守中是按照自己的吩咐不折不扣的去做,这让他很满意。
三十六米意味着什么?
即便按照一百五十多年后的标准,意味着来回八车道加中心绿化带,加两侧绿化分隔带,再加上两侧人行道。
郑国辉坚持要弄这么宽,是想建立一个心目中的花园城市,真正的鸟语花香,高大的乔木绿树成荫。
所以道路的中心绿化带宽达18米,两侧各为9米,这其中马车道4.5米,分隔带2米,行人道2.5米,这样看起来就合理多了。
城市建设伴随着大量推倒的土著茅草房,还有一片片新建起来的砖房木屋,一些大型市政建筑也在砌筑中,城市中到处都是脚手架,一片建设的热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