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尤老师有感悟地点头:“是主任为我们创造了这些宝贵的机会,我们都以主任为主心骨。”
杨景行扛不住:“我酒还没喝就脸红了。”
杨程义略欣慰:“还知道脸红……”
崔佳阅对男人们微笑:“尤尚彦讲的是肺腑之言,虽然知道杨主任不太爱听这些话。”
杨程义毕竟长辈:“同事之间彼此配合,工作做好了是大家的功劳。”
尤老师点头:“我跟主任算是同时进校,杨主任高中毕业我博士毕业,杨主任大一我……”
王老板顿时刮目相看:“尤老师是博士!?”
尤老师不以为意的样子:“我是中音的音乐学博士学位,当时也有机会留在中音,因为我是常州人想离家近一点……”
王老板更惊喜了:“常州,常州我常去的,纺织业是常州的城市名片呀……”
尤老师点头但是保持自己的思路:“杨主任进校的时候我刚到系里工作两三个月,不过我报道的时候主任的名字就在系里院里都挂号了……”
尤尚彦成主角了,去停车场一路上就听他滔滔不绝,他刚到浦音钢琴系时是在共同课教研室做一些相关工作,一开始没能跟杨景行有多少交集,最遗憾的是错过了杨景行零六年在浦海音乐厅跟纽爱的合作,那一晚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至今都是传奇。
虽然没什么交集,但尤尚彦对杨景行那两年的艺术成就却是历历可数,甚至包括《风雨同路》这种东西,更别提《就是我们》了。也正是从杨景行那些作为中得到启发,尤尚彦越来越感受到学音乐与一定要放开眼界,弹钢琴的不能闷着头只看到钢琴,得从更广概的天地里汲取丰富营养,所以共同课教研室也进行了一系列还算成功的尝试,比如钢琴和民乐的合作,加入多媒体元素之类。
因为工作上表现比较积极吧,尤尚彦在杨景行将要升大三的时候被抽调到校国际交流处工作。杨校长当时是把交流处当成重中之重在抓,几乎是重新进行了组织构架,真是高瞻远瞩呀,因为杨景行接下来就开始大丰收了,其实在很多人看来纽爱对《第一交响曲》的演出才是真正标志着杨景行走上了国际乐坛。
在交流处工作之后,尤尚彦对杨景行的所作所为就更是知根知底了,没有参与过的事也回顾得历历在目,让杨程义都听了新鲜,王老板甚至来劲。
讲起安馨凭实力斩获利兹冠军,尤尚彦现在都还兴奋:“……早上四五点就都起床了都在等消息,浦音好几年没拿过这种级别的大奖了,而且主任为了安馨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包括系里的压力也不小,安馨不负众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