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曲绍扬直接把周传仁等三个小队长安排进来,又从保安队里招了几个二十岁上下,精明能干的小伙子。
除此之外,曲绍扬又想办法找了俩能写会算的进来,管理账目文书等事务。
之后,曲绍扬带着人,从猫耳山开始,挨个儿村屯走访一遍,重新丈量土地,厘定税赋。
同时,鼓励开荒,百姓只要上报巡检衙门,划定地亩后,可先行开荒,待来年秋天收获后,补交地亩款项。
同时,对查出来私自开荒、瞒报、漏报的,也允许他们到秋后再补交,不做处罚。
缺少开荒工具的,也可以报到巡检衙门,先赊欠后结账。如此一来,百姓开荒种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好多人都争着抢着选地开荒。
与此同时,曲绍扬还鼓励百姓多种黄豆、烟、麻等经济作物,多养猪。
反正曲绍扬有销售渠道,村民们不怕种了没处卖。
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中旬,刘东山带着兴业他们从营口回来了。
“这一趟咱们收的猪鬃,是年前的两倍还多,一共卖了五千一两,挣了一大半儿。
其余的皮张、药材啥的,一共卖了两千七百两。
按照你的意思,回来的时候又买了不少稀罕东西,这回货栈可以开起来了。”
刘东山到家后,第一时间交账,把所有进账、花销都算清楚。
扣除买枪和子弹,还有进货的银钱之外,净剩还有两千两左右。
有了这笔钱,曲绍扬开始筹备烧锅和粉坊、货栈等事宜。
烧锅选在了头道沟河上游。
酿酒最重要的就是水源,那里有几处泉眼,水质特别好。
粉坊简单,选在临近江边的位置,取水用水方便。
选定好地址,按照烧锅和粉坊的功用设计了图纸,然后开始预备材料,动工建设。
正好刘家新宅大框已经起来了,需要等一些时候,等泥灰半干,再选个良辰吉日上梁。
于是把这些人调到酒坊和粉坊那边,再另外雇一些人手,抓紧时间动工建酒坊和粉坊。
正好沿江的集镇上,有一家铺子不干了,要回山东老家。
曲绍扬花钱盘下了铺子,稍微收拾一下,里外粉刷一遍。
再定做些货架、柜台等东西,雇个账房,招俩伙计,其他事情由曲江负责,这货栈也就开起来了。
曲绍扬当了巡检,如今家里又开了货栈,酒坊和粉坊正在建,外头还有猪鬃跟山货的生意。
可以说,曲家现在,已经是猫耳山首屈一指的大户,家业兴旺,前程不可限量。
如今,不知道多少人巴结曲绍扬,想跟曲绍扬打好关系。
还有不少人,找到曲绍扬,想要把自家儿子,安排到巡防队去,混个差事。
六月十八,刘东山家新宅上梁,前来帮工的人,恨不得站满了院子。
都知道刘东山是曲绍扬的师父,曲绍扬和刘东山亲如父子,两家就跟一家差不多。
大家伙儿都不傻,难得有机会,那还不赶紧来帮忙?
雇工、自家伙计、巡防队的人,再加上来帮忙的。
这么多人一起干活,得亏领工的人有经验,安排得当,要不然,非得窝了工不可。
这边上梁忙的热火朝天,隔壁陈秀芸和林若兰、李氏领着不少媳妇婆子,正忙着炒菜做饭,招待客人。
“弟妹啊,有点儿事儿跟你打听一下。”
正忙着呢,老周的媳妇,凑到了林若兰跟前儿,小声嘀咕。
“我瞅着巡检大人家里多了个小伙子,长得跟巡检大人有点儿像,听人说那是巡检大人的亲哥是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