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码字,只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支持,谢谢了!!)
11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两条主线重合在一起,莱昂纳多杀掉了泰迪,烧掉照片,乘车离去时,影片也宣告结束了。
最后的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思考,他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记忆又开始了,又似乎影片还没有结束
这时候画面消失,打出了字幕,最后出现一行字,“诺兰作品。”放映厅的灯光亮了起来,诺兰环顾四周,发现观影的人是出奇的安静,好像还沉浸在影片的思考当中。
难道影片反响如此平平吗?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时影片实在太烂,无人喝彩。要不就是,影片太吸引人,观众入戏至深。当根据诺兰的观察,似乎都不太想。
“啪啪啪。”一声清脆的掌声,打破了现场的宁静,诺兰看去,原来是卡梅隆率先鼓起了掌,接着德普,昆汀,都一起鼓了起来。随后,全场的观影人都鼓起掌来!
此时,诺兰的心才算放下,他向评委座位看去,发现几大评委,都不住的在点头鼓掌。
也许有戏。诺兰心说着,掌声持续了20秒,当诺兰再转身时,发现记者已经围了上来。
“请问诺兰导演,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构思的呢?是不是取材于真实的案例呢?”
“请问导演,你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十分独特,这是你是刻意的追求吗?”
“我想问一下,这个故事似乎没有讲完,你是不是还有拍摄续集的计划呢?”
“我就想知道,到底是谁杀死了主角的太太呢?或者她根本就没有死?”
问题不断的抛向诺兰,不过有些问题,诺兰觉得是令人哭笑不得,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着回答记者。
今天到场的安德烈在影片结束以后,呆呆的坐在那里,甚至没有注意到,苏菲已经起身离去,走向了诺兰。
他给自己的衬衣松了一个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后又不住的摇头,他并不是因为电影不好看,恰恰相反,他被影片奇妙的构思和高超的剪辑震撼了。
诺兰,诺兰,他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天才的导演呀,这是商业片吗?应该算吧,是艺术片吗?是,但绝不同于欧洲的艺术片,故事的每一分钟都吸引着自己,环环相扣,却又反映出自己时常提起的电影中的人性。
《记忆碎片》的放映,戛纳电影节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打碎了所有欧洲电影人对于电影叙事的惯性思维。并且影片的故事也极具吸引力,剪辑的手法只能用高明来形容。
影片放映的第二天,欧洲各大报纸在介绍这部影片时,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记忆碎片》是一部非常复杂、深具人性思考的电影,这种悬疑题材能够震撼戛纳的原因,就是增加了许多的复杂性的问题需要你去思考。”——《法兰西晚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