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九百三十六章 科举之争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杨廷枢禀报科举事宜的时候,脸上的神色不是很好。》。》

尽管说参与了辽东之战,不过杨廷枢也没有耽误科举的事宜,毕竟这是皇上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而且此次科举考试的规矩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县试、府试和院试依旧是地方上负责,可是从关键的乡试开始,就是由朝廷统一管理了,其标志就是礼部统一出考试的题目,各地不得自行出题,更不允许主考官出题目,而且参与阅卷的官员,也是由朝廷统一派遣的,其人员主要是由大明皇家理论政策研究院的人员组成。

朝廷对主考官的要求更是严格,主考官事先不公布名字,乡试开始三天之前抵达各省,不得与任何考生以及地方人员接触,考试结束之后即离开各省,回到京城,这就避免了考生高中之后拜见主考官的拜师情况。

这等于是朝廷直接主持了各地的乡试。

其实的核心无非是朝廷统一出考试的题目,这就好比是几百年之后的高考。

时间的确定方面,杨廷枢还是比较谨慎的,明确从瑞元二年的九月开始,县试、府试和院试就依次展开,一直到瑞元三年的六月之前结束,瑞元三年九月开始乡试,瑞元四年的三月进行会试和殿试。

这个时间的跨度是很长的,和以前的科举考试没有什么区别。

大明的交通不发达,同时每次的考试间隔时间比较长,也是给考生一些游历的时间,譬如说某个考生,在本县参加县试之后,需要步行去参加府试和院试等等,乡试和会试同样也是需要步行的,走路的时间可能长达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

郑勋睿不同意这样的安排。

他已经决定对科举考试实施重大的变革,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变革还是要慢慢来。现如今的科举考试,一律都是以儒家的四书五经等为主,完全摒弃了自然科学,且自然科学被视作是旁门末技。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去学习的。

变革的第一步,是将数学与地理等科目加入到科举考试之中。

同时对地方上的县学、府学等等做出重大的变革,教育必须从底层和基层抓起,否则任何的变革与设想都是空中楼阁,不可能产生什么实际的效果。

大明的读书人之所以很少。还是因为学费的昂贵以及供小孩读书的学堂太少了。

以江宁县为例,江宁县是大明比较富庶的地方,其学堂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其一是县衙所有的县学,能够进入到县学去学习的只有童生或者是秀才,童生为院试做准备,秀才为乡试做准备,其二是村镇的义学,这是由地方上士大夫出现组建的学堂,不过能够进入这种学堂读书的。也就是士大夫家族的子弟,寒门的小孩子基本没有机会进入学堂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