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以往一般,林晧然端坐在书桌前处理两京十三省政务的事情,外面不断有官员前来汇报事情。
户部尚书马森已经接近退休的年纪,显得十分恭敬地上呈财务报表道:“元辅大人,这是我们户部今年的报表,还请您过目!”
林晧然放下手里的活儿,伸手接过今日的报表,便是认真地阅览起来。
得益于刁民册的震慑力和国民缴税意识的不断提高,正税在前两年便已经顺利达到了顶峰,首次突破了千万银元大关。由于朝廷今年抛出优惠税收政策,致使正税收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
只是这并不是他最关心的项目,毕竟大明王朝想要真正走向强盛,单单依靠农业税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受益于大明开拓了美洲市场,不论是商税还是关税都明显有了大幅提高,而关税更是一跃成为了第一税种。
林晧然看着两千两百万银元的关税收入却是没有十分的满意,毕竟在他的目标之中,单是关税一项便要达到亿元级别。
很显然,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朝廷仍旧不能松懈。
“元辅大人,我们工部和铁道学院对京津铁道工程进行了估算,京津铁路工程预计要耗费八百万银元!”工部左侍郎杨富田观察着林晧然的脸色,便是认真地汇报道。
“元辅大人,如果要挤出这么一大笔银子的话,明年的很多预算都不够了!”马森的眉头当即蹙起,便是担忧地说道。
林晧然已经将报表看完,便淡淡地表态道:“马尚书,京津铁路其实不需要由户部全部拨付,可以通过合资或发债的形式筹集资金,将来通过票价能够收回投资款的!”
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运力工业化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早在几年前,大明便在广东创建了铁路书院,专职于铁道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更是在澳大利亚尝试了铁路项目。
随着澳大利亚采矿的深入,人力和畜力已经严重拖累铁矿的开采进度,迫在眉睫的是运力的成本和效率。
面对着这个顽疾,铁路书院在澳大利亚开启了修建铁路的项目。从数百米铁道到数千米铁道不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动力效率,更是大大地削减了运输成本。
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加上天津港已经兴起,大量的人员和货物都选择从天津港登陆,致使天津到北京这段路程成为大明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在几番的调查和权衡后,林晧然拍板要建设华夏第一条铁道,要拉开一个全新的动机取代畜力的火车时代。
“元辅大人,这可是八百万银元的超级大工程,怕是没人愿意投资或借款吧?”户部马森咽了咽吐沫,显得认真地提醒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