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举荐乔道清戴罪立功,前去梁山招安。”
至于这乔道清去了之后能不能回得来,他们才不管呢!
或者说,乔道清直接被那梁山砍了,才是最合他们心意的事情。
赵佶心头大悦,便点头要传旨,谁知却见乔道清扑倒在地,抗声反对道:
“陛下,不可啊!”
“宋公明宁可战死,也要与那李鬼同归于尽,可见那李鬼狼子野心,意在社稷,陛下万万不可给他喘息的余地呀!”
“还请陛下尽快宣召龙虎山天师下山降妖除魔才是啊!”
此事干系小赵复活一事,赵佶如何肯听?
见这乔道清居然敢违逆他的意思,心头便是一阵不悦。
众臣见官家眉头皱起,便急忙上前落井下石。
“陛下,这乔道清之所以反对招安,不过是想养寇自重,执掌军权罢了。”
“这等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国家朝廷利益于不顾,一心黔兵黩武的行为,着实不可取!”
“陛下烛照万里,行这招安之事,让生民得以休养生息,才是正道也!”
“臣请陛下将这乔道清捉拿问罪,另选其他败将前去招安。”
赵佶却转头问向身侧的青环子:
“国师,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这么长时间陪侍在赵佶身边,青环子早就知道这个官家是什么性格了,知道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定见,想要招安李鬼。
但青环子本人却非常不喜欢李鬼,更加不想他被招安,而且如今天魁星莫名其妙的死了,他也想见见张天师,请教一下该如何应对。
可如果支持乔道清的话,官家定然不高兴,万一失去了圣眷,定然会被那群朝臣给生吞活剥了。
他眼珠子一转,便想到了个主意,拈须微笑回答道:
“官家圣明烛照,这招安当然是最好的法子,免了生灵涂炭之苦。”
“只是看他梁山在境内毁道灭佛的行径,便可知晓,那天杀星恐怕犹自记恨神霄帝君在天上驱策于他的仇恨,未必便愿意受这招安。”
“陛下须得先想个法子,把这天杀星的仇恨给消了,然后才好行这招安之事。”
“对这天杀星在天上的事迹,贫道也了解的不多。”
“若论天下间最了解其中详情的,恐怕非龙虎山张天师莫属,陛下不妨先将张天师召入京中问对,然后再行定夺。”
赵佶恍然,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下,传旨道:
“传令各地神霄玉清万寿宫,将‘天杀星’的神像纳入宫中供奉,视为天宫正神,四季香火不绝。”
这神霄玉清万寿宫,乃是宋徽宗采纳林灵素的“神霄”之说,下令将天下“天宁万寿观”改为神霄宫,小州、军、监等没有道观的地方则以佛寺代替来建“神霄宫”,从而使“神霄宫下院”遍布全国。
听了这话,旁边的青环子手一哆嗦,连胡子都薅下来了几根。
这是什么脑回路啊?
你这是怎么想出来的这种消解仇恨妙法啊?
我不是都说了要请张天师进京询问么,怎么突然就自作主张了呢?
赵佶见其惊讶,便笑着解释道:
“龙虎山有降妖除魔职责,当年那天杀星肆虐天下,说不得便与那张天师有仇,我若召唤张天师入朝,只恐那天杀星误会,仇恨不减反增,反而不美。”
“我料那天杀星所求者,也无非是个正果,朕便索性了了他的心愿,让他成为天宫正神,被万民祭祀。”
“有了这等因果在身,他岂能不心存感激?”
“待到时机成熟之后,再行招安之法,必然水到渠成。”
青环子满脸木然,心中宛如万马奔腾,却只能躬身行礼,赞颂道:
“陛下圣明,此法甚妙。”
一众大臣也一并随声附和,这件事情便如此定了下来。
于是在李鬼毫无所觉的情况下,大宋境内的各处道宫便将“天杀星”的神位供奉了起来,其信仰之众之广,更甚“驱魔真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