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37章 长芦晒盐坊

杨诗雁拉开窗帘看下,窗外还真是一条大河,颇为慵懒的倒头蒙上貂皮披风就睡,貂皮衣里传来嗡嗡声道:“四郞应该是去看他在漳河入海口处的幽州造船坊,这条河的尽头也就那够他挂恋了。”

“哦!”李采灵堵气的撅着小嘴望着窗外,心里埋怨着诗雁姐就知道睡,一个人坐在马车里多无聊啊,也不陪陪我。

李煜本可以按去年回长安的路线返回安东,但考虑到幽州可还是归自己这个幽州大都督管,不回去看下可说不通。便决定饶道幽州,视察下幽州情况再返回平壤。

只是进入沧州地界后李煜突然想到一个前世中学地理上介绍的名字-长芦盐场。

长芦盐场那可是后世Z国产量最大的盐场,其产量约**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可了不得。

李煜突然现自己这几年忙碌的竟把海盐这种大杀器给忘了,在后世长芦盐场边上只造了座不大不小的造船场,真是暴殄天物!

懊恼不已的李煜调转方向直奔幽州造船坊,一纸书信将赶回幽州主持商务的崔玄召来。

当队伍到达幽州造船坊,坊主安排歇息场所时,崔玄也到了。

李煜急冲冲的召他来就是商议在幽州造船坊边上的海边搞一个晒海盐的晒盐坊出来。

唐朝的盐来源分三种,井盐、池盐、海盐。除了池盐可直接从盐池取用不必煎煮外,如河东解盐,井盐、海盐都需要铁锅煎煮得来。

池盐遍数大唐也没几座盐池,产量也不可能供应得了数千万人口之需。

应此,大唐食盐供应来源形成了西北主要是池盐,西南主要是井盐,山东、江南、岭南地区就是海盐的格局。

大唐大部分人口恰恰集中在山东、江南两地,李煜要是把盐田晒盐法搞出来,生产大量廉价的海盐,恐怕连西北、西南的池盐、井盐都会受到冲击。

前世李煜也是看了不少穿越小说的,哪个主角穿到清前不是在海边搞盐田晒盐法,盐一晒出就日进斗金。

从持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开始走上称王争霸一统天下,不对,一统世界的伟大征程。

yy过头了,一统世界跟本不现实,李煜摇摇脑袋呵呵一笑。

地球虽不大,可对于没进入现代科技文明的人类来说还是不小的,想统一世界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为此,李煜不得不隔着一千三百多年的时空对那些小说作者伸出一根中指:你爽就爽嘛,你他娘的爽过头看着有个毛意思。

李煜将准备晒海盐的想法向崔玄提了下。

崔玄倒是没意见,只是丈二和尚摸着脑袋不明所以的问道:“这海盐咋晒的?”

“怎么晒的?让吾想想!”

李煜也有些迷糊,脑子一时灵光想起了晒盐,可具体怎么做的也就一个映像。

“这盐田好像是先在海边整片滩涂,分成方块田即为盐田,再将海不引入盐田中,经历风吹日晒,水份蒸,盐田里就留下海盐啦!”

李煜高高兴兴的将想起来的盐田晒盐法对着崔玄讲道。

崔玄虽有些吃惊李煜是如何想到直接晒海水得盐的,不过一下就想到关键性的问题,“就这么晒出来的盐能吃吗?”

“哦?好像还不能吃。”李煜呵呵的有些尴尬道。

海水里晒出来的盐可不是是盐就能吃,里面可有好多种盐,是能吃死人的,应此必需是食盐-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才行。

“好像还要制卤,这个过程好像就是将一个盐田里的海水晒一个一两天后再转到另一个盐田里,依次转几个盐田这卤好像就制好了。”

李煜翻腾着脑子不确定道,希望自己前世看的那篇晒盐法没记错,不然就太丢面子啦!

崔玄则满脑门黑线,心中呐道:什么叫好像?殿下你能确定点吗?

“对了,还有个结晶这一步骤。”

李煜一喜,暗自庆幸自己又想起了一步。

“殿下,咱们还是老方法,招几个制海盐的老师傅来试验殿下的方法,从中摸索门道怎样?”

崔玄不得不笑着提出这个实验检验真理的笨方法出来,就如几年前李煜霸气的对陷入技术难题的匠人们说的:几个能工巧匠不行,那就招十个,十个不行那就招百个千个;一年不行就两年……

李煜甚为欣赏的拍了拍崔玄的肩膀道:“这个方法不错,不愧本王将产业交给汝打理,组织人手把盐田弄出来,争取早日出盐。”

“请殿下佳候某的好消息……”

崔玄回到幽州后就马不停蹄的派人四出重金招揽制盐匠人,十日后就带着一帮盐工再次回幽州造船坊勘选盐田位置,最后选定幽州造船坊北岸的大片滩涂,整理起了盐田试验摸索李煜的晒盐法。

也许历史就是那么巧,崔玄等人选定的恰恰就是一千多年后长芦盐场所在地。

上报李煜赐名时,李煜直接用了后世的长芦二字,长芦晒盐坊就此诞生。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