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51章 唐军编制

幸好早以将杨昉绥打回长安了,去年派来平叛的高侃与李谨行也在去年末带兵离开安东回驻地去了,李煜得以在安东只手遮天。

除了建安、辽东、新城、北扶余四都督府一部分州县仍归原有功于大唐且未参与叛乱的高句丽人统治外,安东其它各地,从都护府至各州县文官武将,全部都是李煜所任命。

哪怕那未被李煜所直掌的四都督府州县,其都督府、州、县长史、司马之职也被李煜给换成自己信的过的人。建安州都督高缓、岩州刺史孙伐音等人,其权利以快被李煜派去的华官驾空,酿他们也生不起事来。

现安东一半的州县官吏出自原燕王府属官和李煜从各大商行调来可任为官吏的掌柜;剩下一半不是来自李煜亲手组建笼络人才和权贵中有才子弟的鸿蒙社,就是以前招揽的食客和先前通过选官试招募的文人士子。

如此,李煜才能如臂挥使的掌控安东都护府,现今才敢半明半藏的推行兵源储备计划,扩大兵力。

哪怕朝廷追问起来,李煜对增加的兵源也可以找借口搪塞,毕竟增加的兵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农忙务农,农闲以县为单位集中训练罢了。

这支新增加的五万四千兵马,李煜将其命名为团结兵。

团结兵出现于唐高宗时期的西川,西川地区因受吐蕃侵扰,地方豪族便自联合组建私兵抵御,称之为团结兵。

朝廷自是不放心地方豪强手掌军队,干预下将团结兵的指挥权归于州刺史。

论当今大唐,也唯有西川靠近边境的州县组建有团结兵,并不像安史之乱后普遍。

团结兵的性质本身就是农忙务农﹑农闲训练的地方民兵。虽与府兵相似,但团结兵没有军籍,也不世袭。当地有战事爆,朝廷兵力不足时,就由当地刺史召集以做守卫地方之用。

李煜的团结兵,也就多了个有军籍,但军籍不世袭。即使朝廷关注起来,以安东频繁的战事,效法西川组建团结兵,也没什么可值得怀疑。

当然,李煜也不认为自己亲手组建起十二万大军,安东文官武将皆是自己任命招募的人才就敢有起兵谋反之心。

李煜若生起二心,大父一道旨意,亲手任命提拔的部下们就能把自己捆了送往长安。

这不属于实力强不强的问题,而是真正的天下人心所向的问题。

(得人心者得天下,此话并没有错,但它只适用于同族,而非异族!如唐德宗时期爆的二帝四王之乱,唐朝差一线就灭亡,远比安史之乱危急,可最后叛乱还是被平定,这就是天下人心还在唐的影响。)

唯有朝中生大变,掌权者难得天下军民心悦诚服,李煜麾下的文官武将才会真心的跟着李煜一条道走到黑。

“哈哈哈,恭喜程二郞、李三郞……高升郞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