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三百一十章 暗室筹谋,辽东新战场

宁远。

袁督师正在奋笔疾书,给远在京师的皇帝上奏,为实现他的精明战略,继续作着辩解。

在他看来,哈喇沁部虽说归附了建奴,但也是形势所迫。现下,遭遇灾荒 正是争取拉拢的好机会。

“彼将为我用之不暇”,袁督师写完这一句,稍微停顿了一下,觉得不错。

蒙古诸部可是对付建奴的力量,以夷制夷,如此高明的策略,为什么皇帝不允许,朝中官员交相反对呢?

不卖给哈喇沁部粮食 饿红了眼的蒙古人 若是勾结建奴绕道入关怎么办?

好吧,袁督师的担心不无道理,但给了粮食又怎样,反倒更加有利于建奴的行动。

不管袁督师出于什么目的,或许是真诚的国际主义精神,看到蒙古人挨饿就难受得不行。

或许真的是打着拉拢蒙古诸部的心思,想为明军争取一个盟友,共击建奴也或许是别的什么谋划,不方便对外言明的。

可如果从最终的结果看待此事,袁崇焕的罪名一点也不冤。

以夷制夷确实是个好计策,但也要分时间、看形势,要分析研究,不能生搬硬套。

虎墩兔西迁,宣告后金成为东蒙古之地最强大的存在。哈喇沁部投靠归附后金,也表明了态度 不怕你大明朝,就是与你的敌人结盟,能怎么滴?

要知道,大明的北方边军不仅疲于抵挡建奴,更失去了越过长城,攻击蒙古诸部的力量。

哈喇沁部不傻,会在后金和大明之间选择谁,已经是昭然若揭。

选大明,后金会讨伐攻打,不是被灭,就是要象察哈尔部那样逃跑投靠后金,大明却已无力惩罚。

说到底,谁的拳头大,蒙古诸部就投靠谁。这是最现实的考虑,夹缝中生存的智慧。

这么简单的分析,袁督师会做不出来?或者根本没去做,就是纸上谈兵,全无战略分析能力和战略目光,却还沉浸在自己谋略高明的幻想之中。

其实,在明朝中后期,以文制武的祖制下,出现袁崇焕这样的指挥官,并不意外 也很常见。

象杨镐、袁应泰、王化贞、高第等人,全是进士出身,读过两本兵书,便被文官集团吹捧为知兵有才能,便能凌驾于武将之上。

实际上呢,名将不是靠读兵书能够打造出来的,靠吹捧而成就的。早晚会有露馅儿的那一天,而且,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袁崇焕写完奏疏,派人送出,又召来亲信,商议事情。

徐敷奏、张斌良、谢尚政,此三人才是袁崇焕的真正心腹,可以暗室谋划的那种。

“毛文龙手书感谢,奉上礼物,却并未前来宁远。”袁崇焕有些惋惜,但也有些无奈,“刚有南关大捷,便是他来了,本部院也不好下手。”

无罪名而杀人,确是极不妥当的。最重要的,还是时机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