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百三十八章 盘锦马市

赵嫂和杨氏向村公所走去,边走边说着闲话。杨氏用心地听着,尽快地适应着这里的生活,学着这里的规矩。

战乱这么多年,亲人分别的很多,能够找到的却很少。赵嫂叹着气,说道:我有个弟弟,也是生死不知。

杨氏的脸色一暗,沉默了半晌,缓缓说道:我们刚来,官府要找到,或者是他看到消息,总要花费些时间的。我能干活儿,小河也有些力气,等一年半载,也能养活自己。

政务工作越来越细致,对于不同地方的移民也有不同的安置和管理办法。对于剃头辽人来说,有不少和东江军将士有着亲戚或朋友的关系。

让失散的亲人能够团聚,这是官府和军队在共同进行的工作。

尽管没有电脑,只要登记录入,查到某人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但事在人为,这项工作的时间可能会拖很久,却给了很多人希望。

比如杨氏,她还存着希望,希望自己的丈夫还活着,家庭能够重圆。嘴说得一年半载,只不过是出于对赵嫂好心的敷衍。

赵嫂劝过之后也不再多说,人家等丈夫,天经地义,哪有那么绝情,何况还有一个半大的儿子。

她当然也是出于好意,希望这孤儿寡母能够尽快地有个依靠,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

但象杨氏所说的那样,手脚勤快点,生活不能说多好,可在辽南还是饿不死的。

官府连孤儿老人都能出钱养活,杨氏母子就算没有劳动能力,也不用太担心没吃没喝。

来到村公所,杨氏很顺利地领到了样品和棉布棉花,以及针线等工具。

这也是官府对新来的移民,象杨氏母子这样的,给予的一种特殊待遇。要是家里有身强力壮的男丁,自然不差这点钱儿。

要不是需要赶工,你还能再多领点。村长和蔼地对杨氏说道:以后官府或军队再派活儿,还是先紧着你们这样的人家。

杨氏恭谨施礼,诚心地道谢,才和赵嫂拿着东西返回各自家里。

时间不大,杨小河便扛着柴回来了。年轻人恢复得更快,半个多月的饱饭一吃,力气不小,瘦削的脸也不那么明显了。

娘,我下午还去打柴。杨小河进到屋内,便笑着对母亲说道:何叔把家里的板车借给我,我打满一车柴再回来。

杨氏关切地嘱咐道:可不要太晚,能打多少是多少。你先歇着,我这就去做饭。

早熬了一锅大碴子土豆粥,中午热一下,再添两个饼子,一小碟咸萝卜条,就是顶好的饭菜。

当时普通百姓家也少有炒菜的,农闲的时候多以菜粥为主,加点盐,就省了做菜。

杨小河却不肯歇息,帮着母亲在灶下烧火,说着他找到的新活计。

现在是农闲的时候,除了民兵的训练外,还有修路挖渠等相当于徭役的工作。虽然是官府安排,不给工钱,但却发口粮,干一天发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