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想,可不嘛,别说‘开封菜’和麦记了,国内哪个所谓的洋品牌不是中国人自己买断经营的。貌似在经营餐饮这块儿,中国人敢认第二,恐怕还没哪个敢认第一呢。
海夜灵又给我介绍了多个当地华商,因为是在海外他乡,大家用不同的口音说着相同的语言,都十分的友好亲近。
或许是飞燕才更名不久,我掌管飞燕的时间也不长,而山海经营的业务还没达到享誉国际的水平,所以与会的华商也没什么人认得我。
我乐得自在,只是跟着海老总胡混,倒像是回到了刚进海星给她做助理时的情形。只是那时是十足的应酬,而今天的集会,更像是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喝喜酒,别有一番热闹。
海夜灵正和苗丽红等人叙话,一个矮矮胖胖的老头带着两个人快步走了过来。
海夜灵连忙拉着我迎了上去,笑盈盈的招呼道:“于叔叔好。”
听一旁的苗丽红介绍我才知道,这老头叫于洪谦,是当地华商会的会长。
跟着他的两个男人,一个年纪在四十上下,是于会长的儿子于泳波,另一个年轻些的是他的侄子,叫于东。
寒暄了两句后,海夜灵大方的向于会长介绍,说我是谢安,是她的男朋友。
或许是因为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身为会长比较忙,于会长只是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就去和苗丽红等人聊了。
于泳波和于东貌似也和我这个头回见面的陌生人没话说,只是殷勤的和海夜灵交谈。
离开席还有段时间,我左右无聊,就和海夜灵打了声招呼,独自四下转悠,欣赏中华楼的建筑。
我对建筑学本来一窍不通,但是对这座唐楼却是越看越着迷。
其实这倒真不难解释,国内一些被列为文物的古代建筑,已经不知道被专家学者研究多少遍了,大把的数据资料张贴在显眼的位置,欣赏起来自然就少了几分乐趣。
然而中华楼建成的年代虽然算不上久远,却几乎完全是按照古代工艺建造,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木质结构,尤其在细节方面很引人入胜。
众所周知,中国的木匠工艺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榫卯工艺,即是不利用外物,只是运用两个构件的凹凸部位使之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百晓生说过,中国古代的榫卯方式多达五十二种,流传至今的只剩下三十三种。
仔细查看,这三十三种榫卯方式几乎都能在中华楼里找到,这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
我越看越觉得沉迷,浑然忘记了此时身在何处,沿着木质楼梯一路观摩向上,等到踏上一处平台,才恍然惊醒过来。
原来三层之上,竟还有半层阁楼,我刚才只一心查看建筑本身,不知怎地就走了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