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仕途看着好像很平坦,但王氏却在上一次的危机中了某些问题。
是,崔彦伯是长房嫡长子,崔家未来的家主,可是凭他因为个就被人挟制,还让庶弟看了个正着,最后弄了个不死不活,硬是把逼到了悬崖,这样的能力和魄力,能承担起家主的责任吗?
说句不好听的,崔把崔家交给崔彦伯,他、他能撑得起来吗?
当然,如果是大当家做主,不管崔彦伯有没有这个能力,他的继承人地位绝不会收到威胁。
可事实上,崔家的真正主人是荣寿堂那位呀。
别看她上了岁数,可脑子一点儿都不糊涂,且要胆识有胆识、要魄力有魄力,为了崔家,连对都这么狠(终身未嫁呀),对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想想崔清的生母,那可是被老活活打死的呀。
还有那几个趁机浑水摸鱼的姬妾,杖毙的杖毙、发卖的发卖,没一个有好下场。
即使现在,老八十多岁的人了,崔清的事被翻腾出来后,她依然不慌不乱、头脑冷静的分派任务:
一方面派人将崔彦伯的尾巴全部处理干净;
另一方面将历年来收集的三戟崔家的种种**拿了出来,紧接着,她又悄悄的命人回老家,将祖宅四周上千顷的良田划作祭田,铺子的也都处理妥当。
随后,赶在崔清一家进门前,把三堂分隔开,祖产一并分做四份:崔守仁是家主,分得两份,包括京中和老家的祖宅、若干田庄、铺子和所有祭田;老和崔守义各得一份,其中有京中各自堂号下的房产、田产以及商铺。
直到那时,王氏才,老竟是这般有先见之明,当初二叔祖娶了继室刘氏后,她便做主将姐弟三人分作三堂,重新分割京里的大宅。
中轴线周遭的院落自然是家主所在的荣康堂;而老年长,居东侧荣寿堂;崔守义最小,居西侧荣安堂。
三个堂口,荣康堂面积最大,荣安堂次之,荣寿堂最小。
但布置得也最为精致、雅观,与荣康堂相连的地方,是一处山林,四周配以小亭假山、流水深潭、花坛阁楼,景色颇为雅致。
当初崔清的时候,老曾提议在荣康堂和荣寿堂之间划出个院子给他们住,毕竟他是荣康堂的子孙,且又是老处理家务时的遗留问题,理应由他们两堂负责善后。
结果,崔守仁和崔守义都不同意。
他们觉得,让长姐住在最小的荣寿堂已经够委屈阿姊了,分家产的时候,阿姊又吃了大亏。
要,当年若不是崔三娘以命相护,崔守仁和崔守义两早被有心人弄‘夭折’了,更不可能保住偌大的家产。
而且,哥儿俩都清楚,他们一个善文、一个喜武,惟独不会打理庶务,近七十年来,如果没有崔三娘精打细算,单靠他们的些微俸禄,崔家也早坐吃山空了。
更不用说,阿姊精准的两次政治投资,让他们家不但没被战乱波及,反而得到了极大的好处,甚至隐隐超过了嫡支。
毫不夸张的说,阿姊是崔家的缔造者,是他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恩人(为了他们终身未嫁呀)。不能,临老还为了给晚辈们收拾烂摊子而再受委屈。
协商到最后,崔守仁大手一挥,将辰光院隔壁的一处院子收拾出来,暂且安置崔清一家。
至于为何要选辰光院隔壁的院子?
倒也不是欺负崔八是幼子,或是趁厉害的八娘子不在家分割她的地盘,实在是辰光院以及它附属的小院落加起来,是荣康堂除去正堂正院外,面积最大的一个。
回想到这里,王氏忍不住想笑,说起来,所谓的合浦院,根本就是划在辰光院名下的小荒院,因那里靠近一处大水潭,房舍有些潮,这才被萧南一直忽略,重建辰光院的时候,也没把它考虑进去,这才让姚氏有机会跟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