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杨贵扭头和走过来的父母报喜。
杨贵的父亲见状,忙不迭的往屋子里跑,很快出来将一份封红递给来人。
那人抽出封红看了一眼,随后退了回来。
“准备的倒是不少,不过我们有规矩,不能收老百姓的银子,留着给这孩子缴纳束脩吧。”
说罢,笑着挥手离开了。
一家三口也顾不得干活,回到屋子里,夫妻俩看着这份精美的录取通知书,眼睛几乎要黏在上面了。
“儿啊,上面写的啥?”夫妻俩都不识字,迫切的想知道里面的内容。
杨贵努力的不让自己笑出声来,“就是说我的成绩很好,达到了镇抚学院的录取要求,今年八月初就要到长安城的镇抚学院入读了。”
“这还有一个月的功夫,咱们这里离着长安城不算远,到时候雇一辆马车,半个月就到了。”杨父激动的搓着手,这可是他们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个镇抚学院的学生。
至于多厉害,杨父心里的概念不算清晰,但是刚才那位送信的人说的话,他却记住了。
只要能从镇抚学院结业,出来就是公门中人。
不过儿子想做先生,这也很好,太学的先生那可都是了不得的读书人,他们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
杨母抚摸着通知书,道:“每年得多少束脩?”
“这上面有写,每年二两银子束脩,这其中还不包括住宿费和伙食费,住宿费每年五钱,伙食费可能要高一些,每年得四两银子,如此一算,一年差不多就得七两银子。”杨贵觉得费用有些高。
杨贵却不在意,“这个不算高,放在前朝,只是每年的束脩都得二十两打底,咱家这些年存了不少,你读书不缺。”
之前杨贵去长安城参与皇宫的修建,几年下来存了一百多两。
这两年也在矿场上工,每月能拿到二两银子的工钱,满打满算,家里少说也存了二百两,儿子四年下来读书总计不到三十两,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他太舍得了。
家里的银子杨母偷偷存着,她最清楚不过了。
听到这个数字,长舒一口气,“过几天就出发吧,别在路上耽搁了。”
这两天,家里准备宴请族里的人热闹热闹,半个流水席。
村中的族人得知杨贵考中了镇抚学院,不管知不知道的都表达了祝贺之意。
而杨家族长稍微有点见识,知晓这是培养镇抚官差们的学堂,如果学得好,结业后是个正儿八经的公门中人,日后还是有升迁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