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真的说对了,这家公司就是靠土养活了整个基地市人们,在大灾变三年,基地市修建一半的时候,基地市高层就发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这个粮食缺口很大,哪怕把基地市一半的面积化为农业用地,依然不够支撑这么多人吃饭的。
吃饭,这可是基地市最大的问题了,也是悬在每一个基地市领导人头上的利剑,无时无刻不提醒他们食物安全的重要性。
就在这个情况下,原文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学专家,现任华北蛋白肉食品有限集团供应公司董事长的郑钧带领团队发现了一种叫做白米肉虫的虫子。
这种白米肉虫是由大灾变前一种飞蛾的幼虫进化而来,百米肉虫是最初形态,它的最终形态是灰飞蛾,一种一米多长的飞蛾,不能使用。
但是这白米肉虫却是能食用的,白米肉虫每一个能长到半米长,每一只能有十公斤重,肥嘟嘟的,而且生命力极强,吃土就能活。
经过郑钧教授的研究,这种白米虫富含了丰富的蛋白质,在人类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替代主食,而且绝对无毒,不存在任何副作用,除了看着恶心点,没别的毛病。
这一发现顿时震惊了整个华北基地市高层,华北基地市高层立刻下令让郑钧教授全力研究白米肉虫的生活习性,以及饲养条件。
至于这东西很恶心,对不起,这个年代活着最重要,恶心点怕啥,真到了生死存亡时候,说吃大便能活命,也绝对有人吃。
于是郑钧教授经过不懈的研发,终于研究出如何快速饲养白米肉虫了,经过郑钧教授的研究,确定了一系列的流水线培养方法,一只白米幼虫从卵孵化出来,到成虫宰杀,只需要五天的时间,这直接解决了百姓们的口粮问题。
让每一个人都能吃上饭了,不过百姓对白米肉虫还是很抵触的,开始直接往外售卖,根本没有人敢吃,也没人愿意买,毕竟一只二十斤的大白虫子扔在案板上,让你买,你买吗?
而且口感极差,有一股泥土的土腥味,很难入口,很不受大家伙欢迎。
没办法郑钧教授又联合美食学家,一起发明了三种吃法,就是上面介绍的蛋白肉,蛋白肉吸,以及辣肉条。
这三种吃法,其中蛋白肉是直接把虫子扔进绞肉机搅成肉泥,然后高温烘焙,去腥,最后成型,变成长方形类似于豆腐那种样子,如果压实了就是蛋白肉干,平时炒个菜都挺好的。
除了这个还有蛋白肉吸,这个是把虫子破开,内脏加体内脂肪各种物质熬成浆糊,最后加水稀释加糖,做成类似于奶昔的饮品,一个个独立包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味道确实不错。
最后就是辣肉条了,上面做肉吸的虫子只是去了内脏,肉皮还在啊,于是把肉皮切成条,烘焙烤干,以大灾变前辣条的做法制作成辣肉干,一时间竟然成了风靡整个基地市的休闲小零食。
就这三样算是拯救了全基地市人的肚子,苏羽小时候也吃过这三样,而且吃起来也没有啥怪味,挺好的一种食品。
而郑钧也因为这一项发明,获得了华夏三星科学家,与文科学院院长董碧昌一个级别,而且这项发明也被传到了各大基地市,拯救了无数人,要是没有这项研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