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的头几个月里,失败而沮丧的气氛笼罩着华盛顿、伦敦以及古比雪夫,而不无论是柏林亦或是亚洲的东京却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相比于柏林,这几个月里的东京,却沉浸于一个个前所未有的胜利之中。
每当日本陆军取得一次新的胜利,市民们就排着长队,挥动着旗子,踏着冬雪,来到皇宫的城门前举行庆祝大会。大东亚共荣圈正在异常迅速地确立,似乎显示了帝**事力量的不可战胜。他们那如台风式的武力征服,为日本赢得了一个广袤万里的帝国,这个帝国有着丰富的食粮、原料和潜在的市场。
不过只是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日本便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一跃掌握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稻米生产,地球上多半的天然橡胶,四分之三的锡矿和很大一部分不可缺少的石油资源,现在都可以用来满足日本工业和这个工业为之服务的胜利的战争机器。
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数百万吨来自东南亚的大米,极大的缓解了日本本土的粮食危机——从去年7月以来,一直困扰着日本政府的粮食危机终于得到了缓解,对于日本而言,这似乎是一件好事,甚至对于日本控制下的“满洲国”,这亦是一件好事——在过去的10个月,为了维持本土的粮食供应,日本千方百计的在满洲国搜瓜粮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南亚的占领,不仅一举解决了本土的粮食危机,同样也缓解了日本对东北的压榨。
而这种缓解,对于作为东北实际上的统治者石原莞尔来说,总算是让他长松了一口气。
“至少,我们可以不用再去担心粮食的征集激起满洲农民的抵抗了!”
在关东军司令部内,石原莞尔似开玩笑似的同坐在身旁的于平说道。
也许是因为满洲军在俄国相对出色的表现,尽管满洲军仍然低日军一等,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满洲军开始受到日军的正视。而相比于其它人,石原无疑更能“公平”的对待满洲军,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军官,比如这位满洲军军政部的参谋官。
在满洲军中,于平的位置有些微妙,一方面,他是治安部大臣于芷山的远方侄子,另一方面,他曾留学日本陆士,因此也很是受到日本人的信任,但在过去的几年间,他却鼓吹着“满洲军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将以关东军为中心的方针变为自力更生的满洲国防。”,颇得一部分人支持,甚至隐隐成为满洲军青年军官的骨干,尤其是这几年从满洲军官学校毕业的青年军官,更是认同他的观点。
在大东亚战争中支援日军作战,作为日军支援力量,进而争取国防的真正**。这一观点,若是在过去,或许会受到日本的压制,但石原却颇为欣赏这个年青人,尤其是他的“支援理论”,于平的构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石原可以明正言顺的武装满洲军,并游说他们为大东亚圣战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满洲的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