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72章 高端的技术改良往往只需要朴素的方式

诸葛瑾此行的态度非常谦和,加上他说话也比较专业。蒲胜和蒲元一听就知道这是个懂行的,还不瞎指挥,也就很快消弭了内心的紧张。

“都说诸葛兄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看来所言不虚了,没想到诸侯连冶铁锻钢也这么有见地。”

年轻的蒲元原本对于自己那点自留地,还是非常有底气的。听了诸葛瑾的话后,才忍不住暗暗赞叹。

双方磨合切磋了大约一刻钟,诸葛瑾也就渐渐摸清了对方如今在打铁上的一些需求和隐痛点。

诸葛瑾原本以为,今天的工作展开,会跟很多攀科技种田的穿越小说一样,自己一上来就有机会指点蒲家叔侄:高炉越高、炉膛越大、炉体材质越耐火,炼铁效率就会越高!

来之前,他甚至把“铝酸盐土壤烧砖更能耐火”之类的点子都想好了,还准备拿出几个材料学领域的配方,让古人惊为天人、纳头便拜。

但是聊完之后,他才发现,事情还远远没到那一步呢。

蒲元虽然年轻,但也打了五六年铁了,从学徒算起,更是有将近十年,蒲胜更是打了三十多年铁。而这两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加高加大炉子、提升炉子耐火性的需求。

最后还是诸葛瑾主动试探性提出:“如果给你们一种可以耐受更高炉温的材料,来打造熔炉,你们能不能提升炼铁的速度和产量?”

而蒲元只是一愣,都不用附耳转述给伯父听,他自己就直接回答了:

“这种材料……根本用不到吧,如今的炉温,连把这种红泥糊的炉子烧到红热发软都做不到,普通红泥已经够耐火了。”

这个回答,着实让没有心理准备的诸葛瑾,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好家伙,原来汉末的熔炉最多只能到1100度、并不是因为炉膛耐热极限的限制吗?而是火焰温度本身就太低?这才是最短的短板?

这跟诸葛瑾原先的预测认知颇有出入。

他倒也知道,后世到了近代工业化时期,德国人搞了热风炉,把通进炉膛的空气提前预热,最终做到了1600度的炉温,连纯铁都能直接熔化。不过那玩意儿能耗是非常高的,加热空气的热量浪费也极大。

但是,哪怕没有热风炉,就往炉膛里吸进冷气,要把炉温提高到1400度还是做得到的,距离如今的工艺水平,至少还有三百多度的提升空间呢!

这三百多度的提升空间,主要瓶颈难道不是炉膛本身的耐热极限吗?

诸葛瑾不得不收起成见,愈发虚心地和蒲元、蒲胜一個点一个点探讨,不再预设任何观点。

然后,蒲元才在一点点的排查中,提到了一个制约性的因素:“将军,据我所知,要把炉温继续提高,关键还是鼓风不够快。鼓风越快,进气越多,木炭燃烧才越快,才越容易变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6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