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不知道诸葛瑾的过往,但他知道刘备对此肯定非常感兴趣。
于是趁着这两天把劝农冬芥的事彻底办妥,孙乾就想借着汇报成果的机会,顺带提一句这事儿。
刘备得知劝农终于奏效,没有耽误今年的冬季农时,也是非常欣慰。
问了一下具体数字,得知广陵、淮阴两县最终统计的参与种植冬芥的农户,足有约七八千户、三万多人,面积数十万亩。
刘备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这些额外的蔬菜成熟,到时候至少也能折合数万石干粮的充饥效果了,还能饭菜搭配,让将士们在早春就吃到新鲜蔬菜,到时候对于士气也是一个额外的提升。
另外,孙乾还转达了步隆、卫徽等本地族老进一步投靠的意向:说是这些大族都愿意再挤出些钱粮支持使君的统治,但是希望分享更多使君麾下能人异士鼓捣出来的生产工具。
说人话,就是这些民间势力也看上了“流刺网”捕鱼的办法,眼红目前官府保密自用,想分一杯羹,同时愿意给官府一定的“承包费”,或者在别的领域给钱粮支持。
对于这种表态,刘备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但他也考虑到循序渐进,饭得一口一口吃。就让孙乾回复,说等这季冬芥收获后,看各族的表现,再讨论具体的技术扶持。
刘备批复完意见后,孙乾又恰到好处地把他跟步隆交涉时、打听到的诸葛瑾过往履历,说了一遍。
“什么?子瑜过去在广陵还有两个同学严畯、步骘?竟能跟子瑜齐名?”刘备果然直接从坐榻上跳了起来,
“那还等什么!赶紧寻访啊!这必是大贤!得一子瑜,我军形势便能好转至此,若再得两位,何愁不能匡扶朝廷!”
诸葛瑾并不知道,自己就这么把严畯步骘给坑了,让他们遭受了无妄的捧杀。
偏偏这俩货还远不如他二弟诸葛亮——诸葛亮也遭到了狂捧,但人家底子硬,经得起捧,不会穿帮,而这二位就不好说了。
在诸葛瑾穿越前那一年多里,这俩人确实是他同学,原来准备一起南逃的,历史上就是这样。只是诸葛瑾刚好在南逃路上被夺舍穿越了,从此改变轨迹、分道扬镳。
好在这两人暂时也找不到,孙乾来之前已做过功课:
“主公,此二人怕是一时不好求取。那步骘现居吴郡海盐县、躬耕种瓜为生,我是从他族伯处得知的。他昨日给他伯父回信时,还提到了与子瑜之约。
至于那严畯,乃是彭城郡人士,也是当年曹操屠彭城郡时南逃的,因其居无定所,估计也已在南下避乱的路上。”
刘备听了,这惋惜长叹:“惜哉贤士归于孙策矣!我记得初见子瑜那天,他原本也是想携带家眷南逃避战的吧?
幸得那天云长关了淮阴北门、子瑜才没走成,否则怕是如今也已在孙策处了。当今天下,吴会荆楚多得中原流亡之士,可见还是要平息战乱,才能吸引到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