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连续七年考不上进士,于是在第八年的时候,他自己编写了一部书籍,叫做谗书,但这部书籍之中,有大量讽刺现实,挖苦讥讽当代官员和权贵的内容,因此,当罗隐写出这本谗书之后,统治阶层对他非常的厌恶,甚至,罗隐自己也曾说过,‘谗书虽胜一名休,’也就是说,他写出了谗书,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但他考取功名的希望几乎是没有了。
之后,罗隐还是有些不死心,于是又陆陆续续的考了几年进士,一共考了有十多次,最终的结局不用说,肯定是失败了,铩羽而归的罗隐更加的抑郁,他自己承认的考试次数有十二三次,而史书称为‘十上不第’被很多人笑话。
在唐朝末年,罗隐和许多人一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志。但罗隐虽然名声很大,却六次没有考中,于是改名为罗隐。罗隐的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这使他在讲究谦虚的古代社会里非常孤立,考官们对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时,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诏求雨做法,罗隐便上书进谏,说水旱灾害是和天地一样共存的,无法立即消除,他劝皇上应该用心祈祷,那么百姓的庄稼受灾再重也会感激陛下的。最后说,先皇和大臣们都不能为陛下出力,何况做法的又是几个无名之辈,他认为此法不可取。罗隐的话太直率,有些讽刺的意味,最后皇上也没有听他
对于罗隐这样的人,真的是太不适合做官了,就算是李安这样的正直之人,也是经常性的见风使舵的,见到地位高的,要多说一些好话,而罗隐这货,居然傲慢的很,根本不会向任何人低头,而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会得罪很多人了。
李安记得罗隐在历史上被称为江东才俊,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而有关他的故事,那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罗隐堵河,吃猪肉,路茶铺,酸死了,罗隐转世等等。
另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也非常的有意思,比如天降面粉与落雪,罗隐戏秀才等等。
比如罗隐堵河就很有意思,后世的玉林有条南流江,北流有条北流江,据说从前是同一条大河的。后来为什么又分成两条江呢?提起这南北流向的二条江来,跟罗隐大有关系呢。
罗隐从广东来到广西,见一条滔滔不绝的大河,像条凶猛的蛟龙,从大容山顶向南海流去。河床很高,每逢大雨河水上涨,常淹没两岸田园,冲毁村庄;若遇天旱,河水低落,又很难把水汲上来浇灌庄稼。因此,沿河一带的百姓生活困苦,向来厌恶这条大河。罗隐了解到百姓这一疾苦,决心把大河堵截起来,改变它的流向,让两岸的人们过上好日子。罗隐向山神要一座石山,挑过来连夜赶路,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走了七七四十九里路,过了八八六十四个弯,终于来到大河将要入海的地方。他试探着把石山往河里一堵,觉得河水的来势凶猛,难以改变流向。于是又提起山挑着往回走,想拣个合适的地方再堵截起来。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喔喔喔“的鸡啼声,罗隐急忙将石山往河湾一塞,河水被堵截起来了,溢起来的一股继续向南流去,另一股却转往北流去了。从那时候起,这大河便分成了南流和北流的两条江。水患减少了,沿岸百姓的生活也从此一天天好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