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东宁在信上说,他家里先前请的那位先生年老多病,不能时时指点他的功课,父亲柳复担心会耽误了他的学问,又想起康城书院是二月开课的,便让他带着妻子南下求学,还交待说不一定要赶今年这一科乡试,最好是认认真真学上几年,再下场不迟。因此他们夫妻到了康城后,要寻个宅子安顿下来,恐怕接下来几年都要拜托兄嫂照应了。
文怡心里压根儿就不信。柳二叔请的那位先生,是恒安闻名乡野的名师,到柳家之前还在开馆授徒呢,这才过了几个月?怎么就成了年老多病不能教学了?而且早先柳东宁明明就有意参加今年的县试、府试,无论如何也会把秀才功名给拿下,若是担心学问不够扎实,不足以夺得举人功名,多考几回也没什么要紧。虽说康城书院的学子参加科举,可以不拘原籍何处,一律在书院参考,但那也得提前几个月报名才成,眼下县试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了,柳东宁到了康城,再花些时间安顿家里、办理入学事宜、拜先生……等忙完这些,还有多少时间备考?
如果说柳二叔是打算让嫡长子在书院求上几年学,再考秀才,也未免太低调了些。柳东宁再不济,一个秀才总是能考下来的。那柳二叔在这时候送子求学,究竟是打了什么主意?
文怡心中转过无数个念头,面上却不露,只是淡淡笑道:“看来我真的要添置房屋才行了,不然就真的住不下了。”
文慧脸色有些发白,怔怔地不说话。
文怡以为她心里还在意柳东宁的事,便拿话岔开:“不知道顾庄那边可得了消息?五姐姐既要到康城来住,回娘家就方便多了。”
文慧冷笑一声:“她爹娘自然是高兴的,只是她本人只怕不大乐意回娘家去吧?”
文怡一愣:“这话怎么说?”
“柳姑父家如今可不比往日。”文慧的眼中隐隐带着嘲讽,“郑王叛乱,东平王府撕掳不清,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呢。柳姑父有这么一门姻亲,自己又没了官职,天知道会不会受妹妹一家的连累?我们族里的人一定心急着想知道这事儿的结果,就等着五姐姐回来好问呢。可五姐姐刚嫁过去时,成天标榜自个儿是大学士府的少奶奶,如今大学士没了,婆家还可能要倒霉,她最好脸面的人,怎肯在娘家人面前跌份?你瞧着吧,她到了这里,除非顾庄来人找上门,不然是一定不会主动回去的”
文怡诧异:“哪里就到这个地步了?两地不过一日的路程,便是五姐姐心里再不情愿,回娘家给父母请个安总是应该的。二伯父还在老家呢”
“那你就瞧着吧”文慧站起身,“她那样糊涂的人,哪里懂得做表面功夫?这点她就随了她生母,枉费她自幼在二太太跟前长大,却没学到那位一半的手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