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十八章(01)去年今日杏墙西

日子久了,这日泉也就真正成为传说了。而日泉的名字也就隐去,号为隐园,从此隔绝于世外。这秘密记载于敦煌王室的秘籍里,直至天下一统,高氏封为昌平王驻守敦煌,在敦煌王族的墓葬中得悉了这个秘密,便又独占了这一处所在。

高氏先祖修葺完善隐园,却并不是完全为了一己享乐。高氏与上官家族不同,上官家原本就是西疆望族,数百年前西疆还不曾归属朝廷,各大世家战乱不休,上官家族拔剑而起,平靖西疆战乱一统一方江山。百姓念上官家族免了战乱,各部各族俱奉上官家为主。只是上官家创业之祖,曾经留下了一句言语,靖平天下不称王,这才一直未有称王。

西疆境内分昌安州、昌恩州与凤仙州而治,任命了帐下得力臣子为知州,再按律择选良臣贤士任各城郡守等位,勤勉治国。为避世人闲话,上官氏甚至于阖族都居于重华山后山,以示并无为王之心。只是上官家族百年间修订律法,创立科举,清肃吏治,兴修水利,其实尽是各郡县请示了上官家的意思,才最后实行。说是不为王,不过是因为祖训难违,这才垂帘听政。西疆人人归心,可谓是无冕之王。

能维持如此千古未有之局面百年,不可不谓是奇迹了。直到了百年前,中原战火又起,直至中原山河一统,帝王心大,苗头便渐渐指向四方。西疆亦处境危急,上官家族也不再避世山中,正式在明面上接管了西疆一切军政大事。

或者是都觉无必胜之把握,僵持数年之后,才与北疆的窦氏、西北的高氏一起归顺了朝廷,接受了分封,上官家族也就成了朝廷的藩王,天下太平之后,正式在蓉城锦绣湖畔开衙建府,做了永靖王。

那位临危受命的,就是芳草渡边手书“烹茶煮酒论天下”的第一位王爷的。只是这一位虽然是第一位永靖王,却并不是上官王族之最初先祖了。在此之后,蓉城便独立于三州之外,成了上官家独领之首府要地,西疆定云江南三州,也仍然由上官氏自行管理,税赋徭役也都是西疆自行处置。

虽然如今同为藩王,划定云江南北而治,昌平王高氏的封王之途,却与上官家大有不同。敦煌僻处西域,自古以来自有一派势力,便是扼守丝路要害的敦煌王室。那一族人十分神秘,连姓氏也不叫人知道,城既名敦煌,王族也就以敦煌为名。

高氏一族是中原人,亦是许多往西域行商的家族中的翘楚,虽然不是敦煌之人,世代来往于丝路,与敦煌城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百年前趁着天下纷乱,敦煌王族也渐渐式微,高氏一族才异军突起,成了丝路之主。

适逢中原天下初定,朝廷未免战乱,也就依着北疆、西疆的例子,封了高氏为昌平王王,作西北之主,敦煌之王,震慑一方。然而高氏得国之时,西北人还只知敦煌王族,不知朝廷,更不服高氏,甚至于有对敦煌王族死忠之人,仍旧以敦煌王室为主,视高氏为篡权夺位的小人,暗地里纠结于一处,想着替消失了的王族复仇。

彼时高氏虽得国,却是最为危机的时候。高氏先祖一面要提防朝廷,一面要提防先王族的余孽,日夜忧心有人暗杀,殚精竭虑,几乎夜不能寐。直至有一日,在敦煌王族留下的秘策里头发觉了隐园之密,便暗暗对这一座园林重新修葺,更秘密遣人从敦煌城王宫之下挖了密道通往隐园,白日里在王宫理事,夜间其实歇在隐园。隐园外自然没有人能进来,密道也是极为机密,布置了无数机关暗道,与其说是地道,其实乃是极为庞大的一座地宫。

这座庞大神秘的地宫建成之后,为了绝密,连所有修建地宫的匠人也都屠戮殆尽。除了王者和王储,没有任何人知道整个地宫的所有机关要害。守护地宫密道和往来于隐园中服侍的人,也都不是寻常的宫人侍卫,而是自高氏一族来往于丝路敦煌时期开始,便跟随守护的一支秘密力量。高氏也因为这一个秘密,安然度过了最为危机的时候。

百年过去,高氏一族励精图治,也慢慢在西北立稳了脚跟。而昔日效忠于敦煌王室的人,也在历史烟尘中,逐渐被高氏诛灭殆尽,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慢慢在敦煌的无数传奇里消失了。

只是或者是因为敦煌王室千百年来与敦煌城融为一体,或者因为昔日它消失地太快,敦煌人虽然视高氏为主,敦煌王族在此间众人的心目中,却仍然像是这个城池永远的神祇一样,凌驾于昌平王这个封号之上。虽然这面旗帜之下效忠的死士已不再有,这个昔日的传奇,却仍然活在敦煌人心里,百年来,仍旧是高氏家族的心腹之患。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探春十载踏莎行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