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曾偷偷地在寺院的空地里建了一个克难篮球场,看到同学们打球时那种欢喜的样子,自觉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立志将来要办一所四育并重,福慧双修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研究所,继续“了不起”下去。四十余年后,这些理想陆续实现,看到毕业的学生卓然有成,我反而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
三十年前,我在东方佛教学院前面的深沟填了几千卡车的泥土,建了一个约四十坪的小平台,课余时和师生谈天说地,心里的高兴不可言喻,想到穷苦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这么一块平地,觉得很“了不起”,因此发愿以后还要建更好的设施,更多的道场,提供给大家共同“了不起”。如今佛光山上会议室、图书馆、会堂、禅堂、客堂等设备应有尽有,佛光山的别分院遍布全球各地。许多人说佛光山所建的道场富丽堂皇,美观实用,耳闻溢美之言,心念诸佛菩萨利益众生的“了不起”事迹,我们更惭愧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唯有自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报答佛恩于万一。
也有人说我建寺好像用纸糊的,一下子就是一间,其实这一切的功劳归诸我是不对的,我只不过是从中担任穿针引线的工作,“没有什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万万千千的信徒,是他们点点滴滴的奉献,我们才有如此辉煌的成果。
过去交通设施不便,每次南来北往弘法,光是搭车就要花上一天的时间,途中吃素的地方可说是少之又少,一九七五年,福山寺落成,总算为大家设立了一个中途落脚的地方,无奈一些公务人员以磨人为乐,迟迟不让福山寺登记注册,八年后,才立案通过;佛光山寺也是经过十年的奋斗,才得以获准登记。如今还有一些别分院因为在高楼里面,没有飞檐翘角,碍于台湾法令,只认外貌,不认实质,无法办理寺院登记。这一切,我都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准登记,我依法缴税;不准设立,我据理力争。佛法妙谛能传扬开来,为世人作得度的因缘,才是我们感到最“了不起”的使命!
佛经上说: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四句偈功德。又说:一切供养,以法供养为上。短短的几句话道尽了文化事业“了不起”的功能,有感于此,在法务繁忙、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我接下《觉世旬刊》的重担,四十多年来锲而不舍,从报纸形态到杂志形态,从黑白印刷到彩色照排……多少次接到读者来鸿,为我们的持续努力而喝彩,但自忖与诸佛菩萨累劫精进,我们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故而再接再厉,奋发继起。从《觉世》到《普门》,从“佛光出版社”到“香海文化事业”,从最初三重埔的“佛教文化服务处”到目前世界各地的“佛光缘书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