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最关键的临床试验, 沈懿行亲自撰写了方案, 两个美国教授、周国富、龚家宁, 还有嘉懿的其他科学家共同参与讨论,并且确定剂量。
沈懿行的计划是,将一期临床分为1a和1b。首先将进行1a, 测试新药的耐受性。1a也是循序地进行,共招募60名志愿者, 包括40名青年志愿者、20名老年志愿者,男女对半, 没有患者,全部为健康人, 需要严格通过各项身体检查,而且不能正在服用其他药物。40名青年志愿者会被分成八组,首先给予一组最小剂量,再过渡到正常剂量,最后再过渡到最大剂量, 以便在将来二期临床中有机会选用大剂量给药考察新药能否产生重大疗效。若40名青年志愿者没有表现出任何意料之外的毒性,则扩大试验的范围, 将20名老年志愿者也包含在1a中。同时,研究药代动力学,了解单次给药72小时内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还有连续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而后进行1b,再招募200名志愿者,这回全是患者。患者会被分为两组, 一组给药,另外一组给安慰剂。患者事先不会知道自己拿到的是药还是安慰剂,这是为了确认患者一切身体变化全都与药有关,而不是受心理等等因素影响。
沈懿行写的非常细。他想尽量让所有受试者都安全地结束临床试验,不出现任何的意外。
符晓知道沈懿行忙,也不闹着非常约会。
不过,有时沈懿行工作到太晚,而她又下了班,便会偷偷去沈懿行公司,陪沈懿行工作一下。每次走在嘉懿公司的走廊上,符晓都会忍不住感叹下——曾经她也差点进入药厂,她与制药这个行业擦肩而过。
一般八点以后嘉懿便没几个人在了,符晓也从来没被嘉懿的员工看见过。沈懿行不喜欢让员工陪着他加班——即使在研发药物的阶段,除了他们几个自愿加班的人,普通的博士生也很少会工作到特别晚。沈懿行一直以来的基本观点就是,只要能让每一分钟都发挥效用、减少做无用功的时间,事情是肯定可以一件件按计划完成的,如果某个员工这样也搞不定,只能说明嘉懿需要再招个人帮他。沈懿行曾在几家药厂实习过,那时他天天都要干到十二点,可他后来发现自己其实也没干多少事——当时他的上级经理不断改变项目计划——脑门一拍,告诉属下应这样做,属下忙了几天,他又脑门一拍,告诉属下应那样做,平白浪费时间。
在沈懿行最后一遍确认一期临床计划的那个晚上,符晓又去沈懿行办公室找他。
“懿行。”符晓坐在沈懿行办公室的沙发上抱着电脑。电脑,是沈懿行之前送给她的礼物,很贵,但有些沉,于是便被放在沈懿行办公室,供她每次来公司时上网玩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