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235 公道正义(二合一)

现在河工物料焚毁,人也重伤不起,还怎么完成山东治水大业?

没有了这层护身符,回京之后王振有千百种方法,拿下沈忆宸定罪!

如今沈忆宸突然弹劾鲁王谋逆,不管是真是假,都不能让他轻松如愿以偿。最好把事情给闹大,引发亲王跟御史之间争斗,为沈忆宸的“罪证”再添上重重一笔!

“王都宪,鲁王勾结地方大员,圈养私军,行刺御史,纵火河工物料,事事可谓人证物证俱全,何来一面之词!”

朱勇听到都御史王文的话后,立马就展开了反驳。

他知道王文之所以会站出来阻扰,背后其实是王振的授意,可如今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鲁王没事,就意味着沈忆宸有事!

“那沈佥宪手中,可有鲁王举兵谋逆的铁证?”

王文的反问,让朱勇一时哑口无言。

这就是为什么,沈忆宸不惜以身作饵,逼迫鲁王来刺杀自己的原因。

想要定明朝藩王的罪名太难,哪怕有着诸如行刺御史、勾结地方官员等等不轨行径,都只能算作增加定罪的筹码,始终差了举兵这突破底线的最后一步。

大明正统朝之后,真正举兵造反的藩王只有一位,那就是著名的宁王之乱。

宁王朱宸濠举兵之前,各种作死行为可谓数不胜数。比如恢复裁撤的王府护卫、随意杀害幽禁地方官员百姓、强夺官民田产数以万顷、劫掠商贾窝藏私兵,就差没把“反”字写在脸上。

可就算做到了这种地步,加之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先后告发朱宸濠罪行,得到的处罚不过为明武宗下旨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之田。

这种处罚说句难听点的话,连不痛不痒都算不上,甚至助长了谋逆的野心。鲁王朱肇輝目前行径,相比较举兵之前的宁王,作死程度又远远不如。

所以没有真正举兵,就是沈忆宸定罪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古人云防范于未然,难道等到鲁王兵锋直指京师,才想起去平叛问罪吗?”

一道冷冷的声音,从英国公张辅嘴中说出。

身为初代国公,先帝托孤五大臣之一,英国公张辅的地位跟资历无出其右。

他这句话说出来,某种意义上比成国公朱勇的份量更重,同时也代表着整个勋戚集团的统一意见。

张辅愿意站位沈忆宸,除了力撑勋戚子弟的私心外,更多还是站在公心大义的角度上。

要知道先帝明宣宗时期,可是发生过著名的汉王朱高煦叛乱。英国公张辅不仅仅是亲身经历者,差点还一度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因为朱高煦谋反之前,首先联络的朝廷重臣,就是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

如果不是张辅当机立断逮捕汉王官员,并且当地御史李濬以及锦衣卫发现汉王谋逆行径后及时上报,让朝廷做好了充足的应对准备,否则对大明造成的损害将不可估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我成了大明勋戚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