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皇帝太没节操了。
…
麓川之战结束后,朝局趋于平稳,朝堂上的火药味儿日益消减。
群臣心里恨,但没招儿。
李青又恢复了咸鱼生活,不再那么紧张,朝会经常不去。
朱祁镇似乎被他吓着了,一连月余过去,都没提让他出差的事。
直到七月份,朱祁镇才腆着脸登门,说了下计划。
“先生是金陵人,这次就先从金陵开始吧。”朱祁镇笑着说,“先生正好可以回家看看,办公、探乡两不误。”
“就我一个人?”
“当然不是。”朱祁镇说:“东厂、锦衣卫、司礼监的太监,都是要跟先生一起的,先生要多少,朕给多少。”
顿了顿,“这次,先生用钦差身份过去,没人敢在明面上为难你。”
钦差见官大一级,且不论原有品级大小;顶着钦差这个名头,李青确实好办事。
“什么时候出发?”李青问。
“看先生。”朱祁镇讪笑道,“如果可以,当然是越快越好。”
“成,东厂的人我就不用了。”李青道,“给我五百锦衣卫,二十个司礼监太监,我明天就走。”
他确实想回去看看,眼下局势趋于稳定,离开一段时间也没什么打紧。
“皇上,眼下优势在我们,你可不能离开京师。”李青叮嘱。
“朕知道。”朱祁镇翻了个白眼儿,“不用每次就叮嘱,放心吧,朕又不是小孩子了。”
李青笑道:“其他就没什么了,不过这路上经费……?”
“给先生准备好了。”朱祁镇笑眯眯道,“小德子。”
“是皇上。”小德子答应一声,转身去了,不多时,和令一个小太监抬着一口箱子进来。
“这是……?”李青震惊:原来是我看错了他,这么一口箱子,怎么着也得有两千两银子吧?
朱祁镇笑着说:“先生打开看看。”
李青走上前,打开箱子。
好家伙,李青直呼好家伙。
全他娘是大明宝钞!
朱祁镇道:“虽说大明宝钞不太值钱了,但这么一箱子下来,也足够先生一行人花销了,朕算过,错不了。”
“皇上这算盘打得……真是响啊。”李青咬着牙说。
历经五任帝王,朱祁镇是他见过最抠门的皇帝,没有之一。
朱祁镇笑道:“先生莫要委屈了自己,该花花,不用给朕省。”
一箱宝钞,经他这么一说,购买力堪比黄金。
弄得跟花不完一样!
李青也是没了脾气,“重开织造局,需要招纺织工人、购买生丝、还有染料等,都要花钱。”
“这个…”朱祁镇道,“朕给你一道手书,你拿着直接跟南直隶要钱。”
…
次日,李青将毛驴托付给于谦,带着锦衣卫乘船赶往金陵。
十日后,在长江口下船。
一下船,李青便招呼锦衣卫、太监,先一步赶往织造局,整理作坊,张贴招聘启示。
他自己则是进了金陵城。
一来,先回家歇歇,二来,找直隶要钱。
南直隶只是陪都,其实压根没多少钱,不过供几个织造局的钱,应该还是能勉强拿得出来的。
李青这次来金陵,是暗中进行,甚至连京师都没几人知道。
毕竟重开织造局,会引起绝大多数人不满,朱祁镇不想在朝堂上扯皮,便让李青直接整。
主要是和群臣商量也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除了吵架,还是吵架。
永青侯府。
不,准确的说,现在是朱府。
李青把侯府转让给朱允炆后,门匾就换了,朱允炆没有爵位在身,用原门匾属于僭越。
“朱文朱老爷在家吗?”李青问。
府上管家对李青有些印象,又见李青身着官服,当下不敢怠慢,忙赔笑道:“真不巧官爷,我家老爷和老爷子、曹国公,一起看戏去了,还没回来呢。”
闻言,李青既气苦,又欢喜。
这老年三人组,日子过的挺滋润的啊!
“那我进府等他吧。”李青说。
“呃…官爷请。”管家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人,但那一身官服又让他不敢撵人,只好请李青进府。
入秋了,金陵还是很热。
李青斜倚在亭下长椅上,欣赏着府院风景,不禁感叹:还是金陵好啊!
这里,承载着太多的美好。
临近中午。
看戏三人组总算是回来了,还讨论着戏本,就数李景隆巴巴的最凶。
“老爷家里来客了。”管家上前禀报。
朱允炆有些疑惑,“谁呀?”
“好像是几年前,在府上小住过一段时间的那位李公子。”管家说,“现在人当了官呢。”
“哎呀呀,他人在哪儿?”李景隆比朱允炆还急。
管家忙道:“回曹国公话,李公子在前面亭子里呢。”
李景隆二话不说,拄着拐杖就往前冲。
嘴上嚷嚷着:“李青,你小子也知道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