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杨涵的音域在《中华好嗓音》的舞台上有点吃亏。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说低音的歌没有高音的好听!听杨涵唱得这首《渔光曲》就知道了,原本高音的歌曲被杨涵唱成低音,它的魅力不减反增,还让这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百年老歌焕发出了崭新的面貌。
但问题是,听这样的一首低音区歌曲,你需要静下心来,需要一个像听歌剧一样的安静的环境。
尽管《中华好嗓音》的舞台有着顶级的音响设备,但它的环境还是太浮躁了一些,再掺杂上其他学员嘶吼的歌声,这个舞台还是缺少了能够让这种歌曲生根发芽的土壤!
或许唱这样的歌能过得了海选,但在后面的组内PK,竞争激烈的战队比赛中,它的风头就很容易被别人压了过去。
杨涵也正是深谙这些选秀节目的玩法,才在选歌上做出了调整,他唱《消愁》,也不唱《渔光曲》,或者当初他给女儿演示的《南屏晚钟》。
当然,现在不说比赛,回到乐器房这样充满音乐乐趣的小空间里,杨涵对《渔光曲》的演绎,还是让其他学员,甚至祖宁老师听得如痴如醉。
祖宁等杨涵唱完,接受完大家的掌声后,就忍不住飚成语赞扬:“这首歌原本讲述的是上个世纪战乱的年代,当时渔民们生活艰难,民不聊生的一种状况。杨涵将它用低音来唱,低音的深沉对这首歌情绪的抒发是更加恰到好处,对心灵的撞击更是沉重有力,同时又不留痕迹的!”
“我刚才闭上眼睛,放空大脑去欣赏,这种感觉会更加清晰。”祖宁是真的很喜欢,所以他还多说了几句,“虽然每个人的音域都不一样,但杨涵在唱歌时候对情绪的处理,是值得大家学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杨涵微微一笑,他跟祖宁拱了拱手:“祖宁老师过誉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比大家多了十几年的阅历而已。”
倒不是谦虚,杨涵说的却是大实话。
他的面孔有点迷惑性,总会让别人感觉不到他四十岁的年纪,但正要换到他二十四、五岁的时候,杨涵也唱不出来现在这样的感觉!
相比起他那位偶像——没读过冼海音乐学院、但给了男低音歌手们救命稻草般的希望的王晰来说,杨涵以前模仿唱的《渔光曲》徒有低音,却根本唱不出王晰的底蕴。
也是来到地星上,多了十六年的生活积累、磨砺,他的低音才多了一份很淡但也很有味道的深沉和沧桑。
或许现在的他水平能勉强超过了记忆中还只是三十多岁的王晰哥,但这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他只不过是站在了地球的那些音乐人肩膀上,享受了年龄带来的红利罢了……
当然,这个感慨只是杨涵心中一闪而过的念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