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着过来的老奶奶可没有闲着? 她不仅给杨涵他们带来了自己包的饺子,还卷着袖子,想要接替杨涵来掌厨。
“不用? 奶奶,您是客人,哪有让你们过来吃饭,又要帮忙炒菜的道理!”杨涵连忙叫女儿搬来一张椅子,让老奶奶坐下来,“您就在这里帮忙看一下,我学做的这些东北菜,要是有哪里不对的,还要劳烦您指点指点呢!”
老奶奶闲不住,她坐了不到一分钟又站起来,在两个灶台边走来走去,看见杨若伊在帮忙腌肉,她也想上去帮忙。
杨若伊可没有爸爸这样厉害,她没一会儿,就被老奶奶抢了位置。而且,老奶奶瞧着这个闺女明眸皓齿的,挺讨人喜欢的,还热情地教她怎么样调做锅包肉的鸡蛋、淀粉。
“你看,这个叫挂糊,这个要滴,但滴不下来,诶,这样就好了!”老奶奶絮絮叨叨地教着。
杨若伊站在一边,乖巧地听着,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学会。
不过,她从小在父亲的茶馆招呼那些老爷爷,也是习惯了和长辈的相处,应对起来不至于手忙脚乱!
“嘻嘻,奶奶,您拿这些饺子真的是太及时了,刚才阿福哥还说想吃饺子呢!”杨若伊跟老奶奶笑道。
“喜欢就好,我就怕你们外地来的,不知道口味怎么样,怕会不喜欢!”老奶奶没把杨若伊当成电视上的大明星,她印象中的大明星还是那些在春晚出场的,操着东北口音演小品的那些演员们。
嗯,这个闺女不错!
……
多了两位豪爽的赫哲族大爷、大妈,蘑菇屋的晚上就更加热闹了。
他们虽然不是什么明星嘉宾,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表现得更加朴实、实在,而且东北人那一口能把全世界带歪的东北腔,讲起话来也跟说相声一样,好玩极了,自然饭桌上也少不了欢声笑语。
蘑菇屋的传统就是杨涵或者杨若伊唱歌,第一晚,杨若伊没什么准备,只能是爸爸来表演。
杨涵这时候也没有唱什么流行歌,也没有卖弄什么,第一首他唱了之前车上和康尧唱的、最有赫哲族人民特色的《乌苏里船歌》。
当然,唱这歌,杨涵可没有人家大爷的水平,大爷情绪上来了,喝了点小酒的他也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尽管没有什么唱功可言,杨涵还要配合他去弹吉他伴奏,但曾经在船上打过渔的大爷唱这歌特别有感情,沧桑又颇有几分沙哑的嗓音,唱起来别有一番韵味,让人甚至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首,杨涵就得拿出来一点“真东西”了!
毕竟《向往的生活》吸引观众的地方,就是杨涵每一期都会唱一首新歌,现在是第一期,杨涵也想给这一季的节目定一个“基调”!
“接下来这首歌,故事来自一位东北老知青,以前也是我茶馆的常客,伊伊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以前有一个爷爷姓段……”杨涵笑着,先做了一下铺垫。
杨若伊一脸迷茫。
有吗?怎么我不记得了?
“你应该不记得了,那是你很小时候的事,段爷爷后来年纪大了,回去了北方,前些年再听到他的消息的时候,听说已经走了,也算叶落归根吧!”杨涵微笑道,“这首歌就是根据他讲的年轻时候的故事改编的!”
当然,这些话才是杨涵编的,他得给自己这首不好交代来历得歌编一个故事。
反正段老爷子是真实存在过的人,只是也确实是去世了,即便有有心人想要调查,也无从去问。
一边说着,杨涵慢慢地划动手指,拨动琴弦,琴声悠悠,好像老人望向过去的深情也落寞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