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主的资金哪来的?当然都是织造局刮得民脂民膏了。
尤其是万历十五年以后,皇室开始索取无度。孙隆为了讨好万历,争取留任,拼命加大了搜刮力度。
他强行规定,凡织户‘每机一张,税银三钱;每缎一匹,税银五分;每纱一匹,税银两分’——该税率看似不高,实则是在每一匹缎、纱在运出苏州时,已须由行商缴纳高额税收的前提下,又对织户做重复征收。
而且织造局本来是专管绫罗绸缎等丝织品的,孙隆为了扩大搜刮范围,还把手伸到了棉纺业中。虽然每辆纺车每一匹布收的税,只有丝织业的一半,但棉纺业的规模可是丝织业的十倍啊!
不然他哪来的钱,当什么西湖功德主?
~~
这里还要说一下,江南的棉纺和丝织业虽然都归江南纺织集团领导。但‘江南纺织’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两个行业,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棉纺业因为生产相对不太精细,适合机器大生产,而且拥有充足的原料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采取了大型棉纺厂的方式生产。
这种动辄上万人的大工厂,采用了06所纺织研究所研发的水力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将织布工效提高了约40倍——基本上消灭了江南的人力纺车。在物美价廉的工厂布面前,已经没有民间土布生存的空间了。
但丝织业不一样。桑蚕数量很难像棉花产量一样迅速爆表,而且丝织业是个精细活,目前06所除了新式缫丝机外,还搞不出能用的丝织机器来。所以集团还是以向广大织户发放生丝,然后保底收购绸缎的方式,进行生产。
虽然集团也组织了织户协会、织工协会,来协调劳资关系,指导监督生产,但对丝织业的管理相对松散。织工织户们也都是自由人。
他们早就受够了孙隆敲诈,‘均苦之,莫可为计’!此时要寻皇帝走狗报仇,织工织户们便把目标对准了此獠!
其余百姓也浩浩荡荡跟着进了苏州城,把个繁华的观前街挤了水泄不通。
气派的织造局衙门,就在观前街上。
看到人群气势汹汹,织造局守门的小太监,吓得纷纷逃进了衙门,赶紧关上大门。
“砸开它!”人们怒吼着四处寻找趁手的破门工具。
此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数十位织工协会的首脑人物,举着芭蕉扇,拦住了要正面突破的织工织户。
“诸位听我等一言,我们既然是为海公报仇!海公在天之灵绝对不愿看到,我们打砸抢烧,甚至波及整条观前街!”一个叫葛成的年轻人,手持铁皮喇叭高声道。
“有道理。”众人纷纷点头,也有人愤懑道:“那如何报仇泄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