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霍去病已经够了,再出一个窦宪就已经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彻底毁灭,扫进了欧洲的历史垃圾堆中,为欧洲带来了第一次黄祸,同时也让原本就已经不稳定的欧洲版图彻底陷入到了混乱的厮杀之中,一直到阿拉伯人的全面入侵。
鲜卑人可没有学习匈奴人背井离乡的打算,虽说西边的确有一片让人羡慕的土地,但是那仅仅是与他们现在生存的地方相比,途中还需要跨过寒冷荒凉的冰原或者统治当地的各个国家,基本上走到西边那片膏腴之地的时候鲜卑各部也会损失大半。更别说他们南边的土地的富饶程度更高,干嘛要舍近而求远,那可就真叫做“这是在自寻死路”了。
所以即使大部分主力被调往西边,但是魁头依然派出东部鲜卑的段、慕容等部摆出一副进攻姿态作为防御幽并朔等地的力量。
看起来似乎这些部落虽然规模也不算小,可是如果分散在各地的话他们的防御区域自然要扩大,防御厚度也相应的减少了很多,他们能够抵御来自中原的进攻么?
对于这一点从魁头和柯最等人商议过后就放心的将部队调往西方就可见一般。
虽然这样说有点对不起中原的那些豪杰们,但是很遗憾,如果中原还是那个铁板一块即使有些裂痕有些暗疮但表面看起来仍然是一块完整的存在鲜卑人也不可能有如此胆量。
可是随着董卓进京天下大乱,已经不可能有诸侯有实力防备其他诸侯进攻的同时还能够派大军进入草原。如果仅仅只是几千上万的“小”股部队的话那些鲜卑部落也不介意与他们的敌人好好的捉捉迷藏。这不仅仅是因为草原民族对于草原的熟悉,更是他们因为在主场作战而获得的自信,自信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更了解草原。
这就好像在山地当中,李书实有绝对的信心给予那些草原上来的敌人以重创一样。
事实上李书实在雁门的时候除了和鲜卑人搞过一些摩擦和低烈度的袭扰之外双方都没有将战争进一步升级的**——两方对此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没了卢植给予董卓的背后一击,袁绍等人就只能拼尽全力撞向洛阳八关以及虎牢这样的雄关,至于结局是关东诸侯们头破血流还是洛阳城破谁都不敢打包票。
不过还没等袁绍对王匡的赞叹持续多久,王匡就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
“不过如果匡侥幸能够突破黄河防线直抵洛阳城下,还要请本初联络各路诸侯共同进军,一举将那董贼彻底击垮,还政于陛下。”
还我刚才的好感度啊!里袁绍有种要暴走的冲动,只不过表袁绍总算是气质优雅到了已经成为习惯的地步,所以对于王匡的这种自以为是(里袁绍语)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地步,但同时却也暗自提防。显然王匡这家伙表面很是尊崇与他,但心里怎么想的,是不是也想要趁机捞取资本好将他这个四世三公的后裔压倒呢?袁绍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