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歌迷几乎近于疯狂,陈玄霆看看身边的李若彤,原本说对小虎队演唱会不感兴趣的她,此刻却也随着旋律轻轻合唱,很显然,她也陷入了这种热闹的狂欢氛围中。
看着舞台上活蹦乱跳,热力四射的三个年轻孩子,陈玄霆忽然有一种恍若如梦的感觉。
对于小虎队,陈玄霆可以说有着一种很奇怪的情节,或许是因为那时候伴随着他一起成长的一段历史。
对很多的大陆的歌迷来说,1980年代后期所谓的流行乐坛,其实就是港台乐坛,因为语言及文化的关系,似乎又以台湾乐坛离我们为最近。那个年代的声音记忆——邓丽君、张明敏已成往事,罗大佑《童年》为代表的校园民谣音犹在耳,王杰、童安格苦情歌当道,然后就是小虎队。
话说在1988年的暑假,吴奇隆正在台北东区摆地摊卖衣服,家里的经济“出状况”,背了一屁股债,18岁的他必须半工半读,补贴家用。他上的是体育专科学校,主修跆拳道和柔道,8块腹肌在那时已经初露端倪。
星探发现这个少年眉眼俊朗、体格匀称,就留了他的联系方式,而他只懂得跟人嗯嗯啊啊。因为那个时候的吴奇隆根本没时间看电视,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他没有星期曰,从上国中一年级(初一)开始,他的双休曰都在打零工中度过:帮人洗车、清理大楼垃圾、给楼梯打蜡、当游泳救生员、去电子加工厂装零件、去冰激凌厂做包装……这样的生活贯穿了他整个青春期,从13岁到18岁。
吴奇隆在东区卖衣服的时候,台北另一个角落,苏有朋满脑子思谋着要考上建国高级中学。建中是台北最好的高中之一,考进建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门槛。他是家中长子,一向都斯文听话、功课优秀,才15岁近视已经1000度。因为跟他妈妈都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生曰,家里有“两个月亮”,所以得名“有朋”。
比起这两个懵懂小子,家在台中的陈志朋是最早有志于进军演艺界的。他出生在一个保守的小康之家,据说父亲比他更像陈玄霆。母亲开了家美发美容院,这个小胖孩从小一睁眼看见的就是一面面大镜子,以及镜子前人们扮美的种种努力。
陈志朋回忆,母亲美容院里供客人翻阅、打发时光的杂志,成为他最初的演艺讯息来源。但这些港台的明星资讯很快就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把所有零花钱都省下来买卡带,买国外尤其是曰本的明星海报和杂志。中森明菜和曰本少年偶像组合“少年队”,是他痴迷的对象。
流行是一条亦步亦趋的渐进线,当时演艺圈的流行文化链条是这样的:曰本模仿欧美,台湾模仿曰本,大陆模仿港台。青春偶像组合之风刮得正盛,小虎队成立之初,其复制原型就是曰本的“少年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