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后期制作时,有了模型的配合,电脑特效便可在某些地方进行更灵活的修改,这样便演变为银幕上尖牙利齿的狰狞怪兽。
而香港影坛其实不缺顶尖电脑技术人材,可是却缺乏模型及化妆等特效方面的人材。
而没有了这方面的配合支持,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往往都没有质感,看上去便是很虚很飘的东西,这就是港产片里特效往往看上去总是显得怪怪的感觉。
在手法层面,陈玄霆与张艺谋的配合显然更有力了。张艺谋在人文关怀方面颇有几分才华,一种探讨和思索便在人类屠杀星球野兽的那一瞬间开始了。而陈玄霆在动作场面上亦颇有一套,或许高手的做法都相似,他与属下徐克的手法都很类似,都是采用逐步释放恐惧。在过程里逐步营造恐惧感,到了中段和最后再制造更激烈的**,让人满意而归。
这部影片将近两个小时,普遍情况下港片就只有九十分钟而已。因为九十分钟的片子可以多上上一场,而一百二十分钟的片子,则肯定因为时间而上放。多放一场,就意味着多拿一场的钱,在表面来看,这是很合理的。
只是人们往往忽略,有些本来需要两三个小时来讲述的故事,远远比只花九十分钟来讲要完整了许多。陈玄霆印象里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几乎就用了三个多小时来讲叙一个沉船的故事。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大部头作品,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场铁达尼克风暴。
因此,只有好看的片子,人们才会愿意重复进戏院欣赏。这不是陈玄霆的猜测,而是策划部调查之后的结果。历史上港片的票房主要是关注市场微弱的本地,所以需要急功近利的争分夺秒,而现在则不需要了。一百分钟的片子渐渐成为主流。
陈玄霆没有欣赏完,他认为自己不需要再看下去了,观众们不断发出的尖叫声和散发出的恐惧感已经足够证明这部片子的成功了。离开了戏院,陈玄霆有些苦恼。
他在苦恼香港居然没有在行科幻题材的导演,导致不少创意都没办法拍出来。若是只他自己来拍,恐怕自己拍一辈子也拍不完胸中那么多经典的科幻片。
只可惜,中国电影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在科幻领域一直都是弱项。想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难之又难。
话说回来,实际上中国人拍摄不出好的科幻片,这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关,在中国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年轻人的思想都被禁锢了,想要发挥那种想象力,根本就没什么机会。相比之下,美国的鼓励式,还有自由式教育,则让人才多元化呈现喷井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