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三五八章 永镇山河

旅顺口。

白玉山上人山人海,数万百姓将山麓铺满,远远看去黑压压如同迁徙的蚁群般壮观。而在他们中间,一道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万忠墓的白线格外醒目!

白线,是由数以千计身着雪白海军服的年轻海军学员们负手昂头,用身体挤开通往山脚的笔直道路。1912年起,得到杨秋资助的海军就开始快速扩充,在烟台海军学院(原烟台新北洋水师学堂)后,还扩建了上海海军学院(原南洋水师学堂)和福建海军学院(原福建船政学堂),还开始修建更大也是最高等级的舟山海军大学。

海军不像陆军,要想齐心协力操作一艘钢铁战舰需要很多技术,对水兵要求很高,所以需要几十年的积累和培养。万幸的是,虽然甲午战败但在萨镇冰等人的努力下,海军火种并未像平行世界中的1949年那样彻底熄灭,而杨秋从答应萨镇冰出尾款买回肇和、应瑞、飞鸿三艘训练巡洋舰起,就一直在加强海军软实力。除了将喜欢海军的秉文、海军选派生陈世英等数十位选拔出来的年轻海军人送往德国外,还从1913年统一全国后又选派近300人分别前往英、美、法三国的海军学院深造,并且向麻省理工学院,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院选送数十人学习制造军舰,最后还开始收拢类似白玉堂那种曾在世界其他国家海军服役过的华人充实海军。

年轻的邓浩乾站在他们中间挺起胸膛,经历了惨烈的青岛大战后稚嫩的脸颊已经刚硬坚毅,在他对面的是林曾泰将军之子林宝藩,旁边是被誉为晚清海军舰船设计第一人的魏瀚之子魏子荣和魏子京,更远处还有被英国人誉为东方纳尔逊的杨用霖将军的后人,他和他们虽然还都是学员但都得到明确通知,将在国内完成初级培训后被派往欧美学习进修。

而此次带队站坡的更是现任海军后勤总长叶祖圭将军,和甲午惨败后曾表示永不复出,现在却穿上海军少将服担任上海海军学堂校长的邱宝仁将军。

北洋一,隐居的、避世的、灰心的、今天全部归来!不为别的.就为海军二十年后重回旅顺!

“快看!军舰,是咱们的军舰!”

等待中,一个嘹亮的声音从山脚响起,数万道目光全部扭向覆盖着薄冰的海面。只见到.四艘崭新的“海鸥”级摩托快艇一马当先风驰电掣!4台280马力航空汽油机推动下它们如轻盈的箭矢般钻入水道,然后沿着老虎屿绕海湾一圈拉出道道白浪。

众人还在惊讶它们的速度时,架刚定型的“鱼鹰”双翼水上侦查/鱼雷机也陡然从海平面下升起,与此同时远处4架“海东青”和16架“麻雀”组成的航空队也迎了上来,双方在旅顺湾上空组成雁型编队后,低空掠过白玉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