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五三六章 改革和危机

全金属飞机?而且还一改双翼和上单翼的主流思维,采用了标准的下单翼!翼根部位用铝皮贴层圆滑过渡。

到底谁是偷渡客?

陪同视察的蔡锷也愣了,苗洛心里一直想金属怎么能飞起来?谭延闿干脆走上去,敲敲蒙皮确定是金属后追问道:“蕴华,这个是白铁的?”

“不是铁,是重庆研制的合金铝。”无论是巴玉藻还是周厚坤,亦或者是旁边那些技术员和普通工人,越看到惊讶的神色就越是抑制不住开心裂开嘴角,为大家介绍:“主支撑结构部用的是钢管,外面用合金铝做蒙皮,我们还修改了整流罩和机翼外形,吹风实验也已经做过了。”

望着激动地两人,杨秋也很高兴,但他的高兴和其他人不同。其实这个世界还没有能让他惊讶的飞机,他高兴的是外形和理念!因为如果光看照片,肯定会认为这是一款1930年后的产品。

全金属飞机并非什么新技术,早在1915年容克公司就制造出世界第一款J1型全金属飞机,第二年又推出J2型。莱茵兰计划中也带回大量德国研制全金属飞机的资料。除德国外,欧战末期法国布雷盖14型因为在机身骨架上使用大量金属材料,被誉为航空史上第一种进入大规模量产的以金属为机身主要材料的机型。同年研制的海东青丁型也首次在骨架、机头发动机舱和整流罩整流罩上使用杜拉铝。而且据吴青度汇报,王助等人也已经去去年开始全金属飞机的研制。

他高兴的是像这样一家民营企业。一些为了梦想自发组织起来的年轻人,在技术、资金和加工能力都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坚持梦想创造未来的信念和决心!他们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但想要把它送上天并能拥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看旁边的发动机就知道,他们同样遇到了全世界航空设计师都棘手的问题,与梦想相比却严重滞后的动力性能。谭延闿不懂技术,他只觉得让沉重的金属上天有些异想天开。追问道:“蕴华,这个能飞起来?”

欧战刺激了全金属飞机研制和潮流,刚回来的周厚坤最能感受这种差热潮。身为总设计师他的梦想就是抢在国外前面送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全金属战斗机上天,怕杨秋不知道还特意解释道:“飞没有问题。这架飞机的主要结构是重庆研制的杜拉铝,重量比钢材轻很多。我们计算过。大约380马力就可以让它顺利飞上天。但这个马力还是太小,上天后的飞行性能会比较差,也不能搭载除飞行员外的其它东西,油箱只能保证飞100公里。”

谭延闿恍然大悟,道:“难怪一进来就看到你们折腾发动机呢。”

巴玉藻说道:“发动机是飞机的最重要部件,飞机好不好第一重要就是发动机。要想这架飞机飞好起码要550马力,可现在各国的发动机都在350到400之间,所以我们就准备自己造一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