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734章 战略误判(三)

@@@@@@@

一支浩浩荡荡全部由十轮重卡组成的车队,沿着中阿资源公路向法扎巴德前进。车队的目标,是阿富汗北方最靠近中国的巴达赫尚省首府,法扎巴德。

车身被沙黄色帆布紧密覆盖,车厢内满满当当全是武装士兵。奇怪的是,这些士兵虽然也都身着中国国防军标准的沙黄色军装,但他们的臂章上却是一副亚洲地图。这些士兵明显是第一次来这里,光秃秃连绵不绝的山脉总能惹来他们的好奇,指指点点似乎在将这里与家乡苍翠青山进行对比。

最前面带头的吉普车上,张志丹眯着眼睛,脑袋和着车轮的节拍,一点一点打着瞌睡。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咸阳出发,带着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由彪悍的唐军护送,前往各国宣扬大唐帝国的强大和兴盛,因他们都来自唐王朝,所以被人称为“唐使”。而西域各国派往回礼并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人,又被称为“遣唐使”。

如今的他,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角色。

这位民国西北战区副参谋长梅生中将的铁哥们,辛亥年加入军事情报科,从策应河南战役一直到前往欧战东线,再到中亚负责人,搅得阿富汗翻云覆雨,最后与差点成为朝鲜王的张宗昌并称南北二张的四十五岁军情局军官,是现如今整个穆斯林世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从印度穆盟到阿富汗各派,从伊朗到沙特,甚至连伊拉克和土耳其都知道这位的“丰功伟绩”。

作为一名情报人员,别人都是拼命隐藏自己恨不能变成聊斋志异中的画皮鬼,天天换张脸。但他却截然相反,名气大不说。还开了家中阿贸易公司,大摇大摆做起了生意。

那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名气呢?让我们看看他过去九年的所作所为。出资600万民元,帮助阿富汗北方修建三条公路,其中就包括眼前这条横穿中国塔吉克斯省,连接喀什的中阿资源公路。出资1500万民元在阿富汗北方开设数十家学校,兴办手工作坊,开矿十余座。出资2000万帮助伊朗兴建铁路和机场,出资3000万帮穆盟在白沙瓦开办起第一家年产五万吨的小型钢铁厂,第一家民族发电厂、第一家手扶拖拉机厂、第一家制糖厂等等;出资1000万民元帮助穆盟修建107所中小学;出资300万帮助沙特兴办第一所大学.......过去九年中。经他的手向穆斯林各族提供的援助金和贷款多达3亿民元,兴建各类工矿、作坊、学校数百家,双方打开市场,因此受惠的穆斯林信徒何止百万。

正因为这种口碑和善心,反而让各国情报部门无从下口。就连忠于阿曼努拉的阿富汗部落,都在苏联抓他时提供帮助让他逃离。大英帝国的007们更是无数次想暗杀他,但同样投鼠忌器。因为谁也无法保证,杀掉他会不会将穆斯林世界推向中国?会不会惹来中国报复。但不杀他,又实在是恨得牙痒!这家伙行事肆无忌惮,军火、白银、马匹、面纱、茶叶、盐铁等等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还针对穆斯林世界普遍贫穷的劣势。进行以物易物式的交易。从上次阿富汗战争结束起算,经他手流回中国的黄金就高达2亿民元,总贸易额高达37亿民元。当然,这还没算那座保密严格已经快挖空的金矿。仅此一项就给国内带回900吨黄金、4000吨铜、8300吨白银和其它高价值有色金属,总价值高达25亿民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