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落实到行动中简单说来就是:想告就告,不用忍谁。”
弹幕乖巧:“是,裴骥长老,我们记住了。”
旁边的戒律处员工看着自家大领导之一,忍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抗议:“裴长老,你好歹顺便再对他们强调一下‘告状要带上证据’。他们告状的积极性够可以的了,但规范告状的比例太小。”
易若长老:“我作证,小孩子们是真的很敢告状。”
老爹:“敢不敢告状是勇气问题,照着模板都填不好告状书是智商问题。我只管鼓励前者,不负责挽救后者。”
弹幕:“……”
老爹能忍我这个傻瓜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啊,不知道憋了多少火。
老爹:“很多人虽然确实告过长老,但却往往局限在惯性思维中,比如因为知道告了易若长老后,易长老不会刁难告状者、不存在后遗症,且告了后戒律处通常会反馈‘记下了,告状内容属实,但暂不够处罚的规格’,不会判告状者诬告、不会罚告状者,也就是这份告状对告状者而言不存在负担,于是多数人一遇到易长老的戏耍就学习前人经验地去告一笔,跟走固定流程似的,不过脑。”
老爹:“如果让这些惯于告易若长老的弟子改为告天卓长老,比如告他执行处罚不规范——实际上这确实发生过——多数人在填写告状书时就会非常犹豫。可能是觉得所告内容好像没达到处罚标准;也可能是觉得天长老是好人、不忍心他受罚;更可能是觉得天长老为人一贯严谨,某些让小辈觉得不太对的事情应该是小辈误解了,而不是天长老真做错了。”
☆、08858-排第一位的是自己的道
老爹:“其实低修为怀疑易若长老某行为不妥,与怀疑天卓长老某行为不妥,有本质区别吗?两位长老都是化神修为,行动中的化神级念头都不是低修为弟子能理解的,为什么在对他们俩同样产生怀疑的情况下,小辈们随随便便就告了易若长老,却不告天卓长老?难道不是因为以前告天长老的人少,于是后来者也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不确定吗?”
老爹:“修炼中不能无脑,告状也是。你们敢告一个长老不该是因为‘别人都是这么告的,所以我也能’,而应该是‘我就是觉得他做的不对,戒律处要么处罚他,要么给我一个让我信服的说法’。”
老爹:“这方面韦鱼就做得不错。虽然他和很多弟子一样,针对的是易若长老,但他不是随大流地告一下、看到没效果便放弃,而是顺着告状这条线自己成了戒律处员工、仔仔细细琢磨从哪个角度才能实实在在地处罚易若长老让他产生了不适的不妥之处。这次的新规则添加韦鱼也提出了不少可参考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